(原标题:我身边的民生实事 | 区民政局:100户家庭受益 居家微改造让养老有保障)
办好民生实事,不仅是德政工程,更是民心工程。2024年20项民生实事中,包含农村特殊困难老年人适老化改造、基层法治建设、开展阳光助残、多渠道促进就业等。为进一步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区各级各部门聚焦目标、攻坚克难,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项目。如今,全区民生实事项目进展如何,取得哪些成果?即日起,清苑融媒推出《我身边的民生实事》专栏,今天一起来看《区民政局:100户家庭受益 居家微改造让养老有保障》。
12月3日,清苑区民政局的工作人员到黄信庄村村民段学良家中进行回访,向老人了解适老化改造项目完成后的使用情况和满意度。段学良今年82岁,无儿无女,是村子里的五保户,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些日常活动对独居生活的他来说变得越来越吃力。区民政局了解情况后,通过申报、审核、评估后,今年6月份,根据他的实际情况为他量身定制了适老化方案。
“政府部门给我发了拐棍、轮椅,生活变得方便多了。”段学良觉得有了这些让他有了安全感。
家住南大冉二村的杨栓柱老人,同样享受到了适老化改造带来的方便。今年,区民政局根据他的实际情况,不仅在杨栓柱家加装了安全扶手、床边护栏、手杖、沐浴椅等基础设施,还为他配备了智能手表,手表具有防走失功能,能实时掌握佩戴者的具体位置,并将具体位置信息反馈给家属。
杨栓柱侄子杨国永说:“这次的改造对我们家属来说帮助特别大,尤其是老人的定位手表,能精准的定位老人的位置,给老人提供了安全保障,也让我们家属更放心。”
居家适老化小改造,托起老年人生活大幸福。为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区民政局通过精准化一户一策改造服务,充分考虑不同老年人的身体状况、不同家庭住宅的实际特点等因素,精心制定个性化改造方案,用心打磨改造细节,让老年人生活“老有所养”向“老有所享”转变。
今年以来,清苑区共投资16余万元为100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开展了地面防滑、高差处理、防走失装置配置等适老化改造项目,截至目前,已全部完成施工改造。
区民政局养老服务股副股长李笑称,区民政局将持续落实好适老化改造政策,逐步扩大服务人群,将民生实事落到实处,不断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