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对于邢台隆尧县的冀医生而言,是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他在石家庄平安医院成功捐献209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为一位素不相识的血液病患者送去珍贵的“生命礼物”,成为了中华骨髓库第18965例、河北省第814例、邢台市第5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冀医生今年38岁,在当地诊所工作。2020年,他与造血干细胞捐献“邂逅”,在县红十字会组织的中华骨髓库入库活动中了解到捐献造血干细胞可以挽救他人的生命后,便义无反顾留下血样加入了这个大家庭。
“我了解到这是目前救助血液病人最有效的途径,所以这个机会我肯定不能错过。”对冀医生来说,治病救人是他的职责,更是他的初心使命。
四年的等待,一场“生命接力赛”摆在他的面前。今年9月,冀医生接到了配型成功的电话,得知自己与一位血液病患者初配相合,他这样说道:“我愿意捐献!只要能救人,我义无反顾。”冀先生表示,自己早在上学时就对造血干细胞捐献有了一定的了解,深知配型成功的概率低至几万分之一甚至十几万分之一,这次配型成功的机会对他来说意义很大,能够尽己所能去帮助别人更是一种幸运。
随后,冀医生配合完成了高分辨检测和体检。出乎意料的是,体检结果显示血压略高。为不影响捐献,他通过调整饮食和运动使血压恢复正常,给自己安排了“5公里锻炼计划”。快走、跑步……工作之余,冀医生坚持锻炼,一个半月的时间里减重了十多斤。“既然决定了要去捐献,就尽力做到最好,给予患者最有活力的生命种子。”他说。
这期间,正赶上家人生病住院,为了将家人和捐献都安排好,冀先生总是奔波在路上,多天的辛苦让他有些疲惫,但他依然坚定救人初心,从未有过动摇。
在正式采集的前一周,需要注射动员剂以促进造血干细胞更多的释放到外周血中。因个体差异,冀医生注射动员剂后反应较大。“打完动员剂,感觉腰背和四肢有点酸痛,不过都能忍受。跟患者正遭受的病痛相比,这些都不值一提。”冀医生说。
27日,冀先生安排好一切事务,连夜赶到了石家庄准备第二天一早接受采集。采集当天,冀医生收到了患者家属手书的感谢信,信中反复表达对冀医生的感激之情,“上天眷顾,让我们在茫茫人海中遇到了好心的您!希望再一次被燃起,战胜病魔的勇气再一次被激发,就连天天跑医院都有了干劲!您的善举对我们来说就是希望的曙光,是冰天雪地中送来的温暖炭火……”冀医生把信一字一句细细看过,又小心收好。看到那么多感谢,他只说这是自己应该做的。
当天,邢台市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来到医院看望慰问冀医生,对他甘于奉献、挽救生命的善行义举表达敬意。
“救死扶伤就是我们医生的职责,这次我只是换了一种方式救人,这是我应该做的,我觉得我只是做了普通人应该做的事,是很平凡的事情。”冀医生用他的善举,践行着医务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让生命不断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