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5日,衡水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杰在新闻发布会上就社会救助扩围增效说,全市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对象4.27万户、6.82万人,城乡特困供养人员2.01万户、2.05万人,实施临时救助0.3万人次,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实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有效保障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社会救助扩围增效工程完成既定目标。
近年来,衡水市民政局深化社会救助制度改革,形成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覆盖全面、分层分类、综合高效的社会救助格局,切实兜住兜准兜牢基本民生底线,让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围绕“兜住底、兜牢底、兜好底”,制定出台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临时救助、低保边缘家庭认定等社会救助领域系列政策文件,完善社会救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居住地申办社会救助,建立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衔接机制,推进“党建+社会救助”“物质+服务”社会救助等创新实践,推动社会救助由资金救助、实物救助向服务救助拓展,及时回应救助对象的多元化需求,社会救助在改革创新中不断扩容、提质、增效。
2024年,衡水市民政局以“社会救助扩围增效”为抓手,坚持扩范围、提质效,制定《社会救助扩围增效工程实施方案》,明确具体目标,完善工作措施,确保兜住兜牢社会救助“基本面”。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充分运用“铁脚板+大数据”,广泛开展信息比对和监测预警,建立困难群众排查救助台账,持续加强走访排查和救助帮扶,把该保的困难群众及时发现并纳入保障范围,让他们吃得饱、穿得暖、睡得香,切实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他们心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