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娘,饺子甜咸怎么样?我给您端碟子醋来昂!”
近日一大早,“红马甲”志愿者贾江思就赶到宁晋县和平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洗菜、剁馅、和面、擀皮、包饺子……中午11点多,贾江思带着其他5名志愿者和社区的工作人员把热气腾腾的饺子端到了老人们的饭桌前。
“孩子们工作忙赶不回来,昨天社区工作人员打电话告诉我,有‘红马甲’来给我们包饺子,可把我高兴坏了!”家住和平社区凤凰城小区的老人高苏军高兴地说。跟和平社区一样,活动当天,宁晋县委社会工作部统一活动时间、统一购买材料、合理分配志愿者,组织130名“红马甲”志愿者奔赴全县18个社区,开展敬老活动,与126名老人一起吃饺子、看节目。
这是宁晋县志愿服务活动的一个缩影,而“红马甲”是宁晋县志愿服务团队的一个缩影。有数据显示,宁晋县现有各行各业的志愿服务人员66908名,涉及医疗卫生、教育、心理疏导、农业服务等方面。但是,志愿服务领域多头管理、志愿者专业知识不足、服务活动时间没有规律、没有叫得响的志愿服务品牌……面对这些难题,宁晋县社会工作部以“四化”争创活动为破解方法,将志愿服务活动实行管理体系化、服务专业化、活动常态化、项目品牌化,“一提搂”统筹管理。
管理体系化,即健全志愿服务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在县委统一领导下,形成社会工作部牵头负责,各乡镇、街道和有关县直单位履职尽责,上下贯通、联动高效的工作格局。要求乡镇办、县直单位和农村(社区)把志愿服务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明确一名班子成员具体负责,并建立完善“县—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管理体系。
服务专业化,即由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儿,加强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服务者队伍建设,努力发展专业性组织、吸纳专业性人才,优化服务方式,丰富供给内容,推广个性化定制式服务,持续提高志愿服务专业化水平,健全精准高效的志愿服务供给体系。工作中,对于社会性强的志愿服务团队进行定期的培训,今年以来,各级共组织了21场培训。像法官走进课堂,就是专业的人讲专业知识。近日,法官助理李子翰走进宁晋县第七中学,结合生动的案例与社会热点问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同学们讲解了《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与未成年人息息相关的法律规定,引导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会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活动常态化,即要求各乡镇、街道和有关县直单位,按照“六有”标准至少打造1处具有宁晋特色、行业特点的志愿服务站点;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和党员带头作用,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创新社会动员方式,用好网络动员手段,实现线上线下互动,让志愿服务人人可为、处处可为。例如,大陆村镇按照有场所、有队伍、有项目、有设施、有制度、有标识的标准,在镇村两级建立志愿服务站点32处,坚持引导发展和规范管理并重,组建了老刘调解室、红太阳党员志愿服务队等32个志愿服务组织,今年以来,鼓励志愿服务组织提供“长流水、不断线”的志愿服务46场次。
项目品牌化,即结合宁晋本土特色,整合社会各界资源,将项目化思维融入到志愿服务品牌争创当中,鼓励打造主题鲜明、独具特色、群众欢迎的项目,推广菜单式服务,实现供需双向互动、精准匹配,努力培育具有宁晋特色的服务品牌,培树可推广可复制的典型经验,构建起“一乡镇一品牌、一单位一特色”的工作格局。诸如,宁晋县民政局结合民政特色,整合资源,成立了“宁晋县民政局爱民志愿服务队”,以“民政爱民、民政为民”为宗旨,有针对性招募专业人才,优化服务,先后组织开展了“敬老、爱幼、救灾、社区环境治理、扶贫助困”等多个特色项目,持续打造“晋心养”宁晋品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之际,开展了“坚持以老年人为中心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为主题的敬老月走访慰问志愿活动,带领志愿者们对全县18家养老机构进行走访慰问,把党和政府的温暖传递给老年人。
“志愿服务活动要围绕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深入挖掘志愿服务新内涵、新活力,全方位打造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推动新时代志愿服务工作提质增效、出新出彩。”宁晋县委社会工作部负责人郭占坤说。
目前,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制度安排、健全长效机制、广泛营造氛围,志愿服务“四化”争创活动持续走深走实、见行见效,全县构建了“县—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管理体系,建立志愿服务站点112处,登记志愿服务组织107个,开展志愿服务活动420场次,受益群众92000余人次,并涌现出“红太阳”“爱帮嫂”“文润梨乡”“一米阳光”等品牌志愿服务组织15个。(通讯员 范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