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幸运了,入库(中华骨髓库)快十年了终于配型成功,一直以来救助他人的梦想终于实现了。”10月30日下午,完成捐献的卢老师形容自己是个“幸运儿”。为了这一天,一个多月以来,他清淡饮食锻炼身体,就为以最佳的状态献出生命的礼物。
作为一名医学院校的教师,救死扶伤与教书育人对卢老师而言同等重要。十年前,他主动留样登记加入了中华骨髓库。“尽我所能救助每一个患者,是我的初心和本分。”卢老师这样说。
今年8月,正在上课的卢老师的接到省红十字会的电话,告知他与一名血液病患者初步配型成功。听到这个消息,卢老师激动万分,毫不犹豫回答:“我愿意捐献”。在完成高分辨检测和体检后,显示他符合捐献条件,只是尿酸略微超标。于是,卢老师开始增强锻炼,并严格控制饮食。他表示,在刚得知体检结果时,第一反应还是有些担心的,怕会因此无法捐献无法救助患者,同时也给自己留下遗憾。
“得知体检结果后就没碰过一口烧烤、火锅,油腻油炸的都不吃了,饮食尽量清淡,晚上也多出去锻炼锻炼,毕竟这次捐献对患者来说是一辈子的大事,我想以最好的状态参加。”卢老师说。
在前往石家庄进行捐献准备前,卢老师向学校请假,自然而然同事们也都知道了卢老师的善举,纷纷表示羡慕和支持。“我的很多同事也是早早就加入了中华骨髓库,都在等待捐献的机会。这次我能与患者配型成功,真的很幸运。机会来之不易,我得把握住!也是完成自己的一个心愿。”10月26日,卢老师来到石家庄开始注射动员剂,30日开始正式捐献造血干细胞。当天,医生将卢老师的左右胳膊用针管连接起来,经过血细胞分离机分离出造血干细胞后再回输到体内。经过5个小时的采集,319毫升“生命种子”汇聚到收集袋中,一份带着爱与温度的“礼物”将立即送往患者所在的医院。谈及整个采集过程,卢老师说整体比较舒适,虽然因为血管较细在抽取中有些小坎坷,但都是可控的,过程很平稳。
“是您拯救了我的生命,让我有了活下去的勇气。我虽然是不幸的,但是遇见了您,我又是幸运的。以后的日子里,我会心存感恩、回报社会,向您学习!感谢您给了我又一次生命……”捐献当天,这封患者手写的感谢信送到了采集室,得知对方还只是个17岁的小伙时,卢老师内心泛起了阵阵涟漪。“挽救生命是职责,更是我的光荣。这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成就感,是切身感受到自己为这个世界带来的温暖和光明。”卢老师说。
至此,卢老师成为了中华骨髓库第18719例、河北省第810例、衡水市第22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他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医者初心,用爱心延续另一个人的生命,更诠释了救死扶伤的崇高品质和大爱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