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河北 > 正文

小田大事|传统板栗村走上致富新“栗”程

0
分享至

1个村、507户人,每年创造经济效益1.4亿……这就是位于燕山长城脚下的承德市宽城满族自治县艾峪口村,又被称为“京东板栗第一村”。

近日,记者走进艾峪口村万亩板栗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探访新品种、新技术如何在一个燕山深处的小山村落地生花,让有3000多年种植历史的板栗村走上增收致富新“栗”程。

小田大事|传统板栗村走上致富新“栗”程

燕山脚下的艾峪口村。河北经济日报记者 吴苗苗 摄

金秋时节,宽城满族自治县漫山遍野绿意婆娑、生机勃勃,枝繁叶茂的板栗树上结满沉甸甸的“刺球”。一大早,栗农们就手持长竿,穿梭在林间,灵巧地敲打着成熟的栗球,板栗掉落地上,再仔细捡拾收集起来。

“今年我家种了80多亩的栗树,长势不错,收获16吨栗子不成问题。”40岁出头的刘敬源是土生土长的艾峪口村人,从小就看父亲种栗树,今年是他管理栗园的第15个年头,他笑着说:“不是我自夸,我们村板栗有这么好的发展,多亏我当年请来了王广鹏老师。”

艾峪口村地处燕山山脉东段,海拔300米,全村耕地面积仅有1030亩,山地却有9700余亩,因当地昼夜温差大,区域周边蕴藏大量铁矿金矿,非常适宜板栗生长,因此栗树种植历史悠久。然而,在长期种植过程中,栗树的产量却越来越低,品质也越来越差。

小田大事|传统板栗村走上致富新“栗”程

成熟的栗子挂在枝头。河北经济日报记者 吴苗苗 摄

“十几年前,村里全是原生栗树,板栗品种混杂,栗树枝叶繁茂长得像杨树一样高大,一年却只产几斤板栗,口感差、采摘难、产量低、病虫害严重,村民的生活难以为继。”艾峪口村村支书贾中友回忆,2016年,全村500多户人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有111户。

彼时,刘敬源从父亲手里接管了栗园,正发愁怎么样让栗树增产的他听说,距离不远的塌山乡西沟村的板栗树丰收了。

“当时他们村一棵栗树能收15斤栗子,是我们这产量的好几倍呀!”刘敬源经过打听得知西沟村板栗丰收的秘诀是“背后有高人”——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党总支书记、研究员王广鹏。

小田大事|传统板栗村走上致富新“栗”程

王广鹏(中)与刘敬源(左)查看板栗长势。河北经济日报记者 李佳琦 摄

刘敬源回到村里,立马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村支书,两人一合计:“走,找专家学技术去。”

2013年农历正月十六,艾峪口村村两委干部组织了70多名村民,开上13辆车,浩浩荡荡直奔地处秦皇岛的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

听说有70多人找他,王广鹏顾不上披外套,就跑到了大门口,面前是一支“庞大的队伍”。“栗农想要改变现状的急切和渴望让我深受震撼。”王广鹏回忆第一次与栗农见面令他印象深刻。

考察当地板栗产业现状,组织农民召开现场培训会,提出当地板栗发展建议书,王广鹏带领团队来到了艾峪口村。

“解决艾峪口村板栗品质差、产量低、病虫害严重的关键就是升级品种和更新技术。”王广鹏介绍,针对村里的情况,他推荐选用最新培育的高产、优质、省工型板栗新品种“燕山硕丰”“大板红”,及“矮化控冠轮替更新”整形修剪技术和绿色病虫害防治技术等手段。

小田大事|传统板栗村走上致富新“栗”程

王广鹏(左三)与宽城县林业局工作人员探讨板栗产业发展路径。河北经济日报记者 李佳琦 摄

然而新品种和新技术的落地并没有想象中顺利。

推行“矮化控冠轮替更新”整形修剪技术,要对高大的栗树进行间伐。可是让老百姓砍树,他们接受不了,好好的树为什么要砍了,砍了树产量还能提高吗?

面对村民的质疑,王广鹏下定决心,带着农民干,做给农民看。他首先想到刘敬源,先给年轻人“换脑”。通俗易懂讲原理,手把手做示范,让年轻的种植户以最快的速度接受新技术和新品种,刘敬源家的栗园建立起了核心示范区。

“我免费提供新品种嫁接到刘敬源的栗树上,按我指导的技术管理,保证三年让栗园产量翻倍,如果减产,我们来承担损失。”王广鹏作出承诺。

第一年,嫁接栗树见果;第二年,新栗树与老栗树产量持平;第三年,新栗树是老栗树产量的1.5倍,经济效益翻了一番,越来越多的种植户尝到实实在在的甜头。

小田大事|传统板栗村走上致富新“栗”程

成熟的“大板红”板栗。河北经济日报记者 吴苗苗 摄

“‘大板红’这个品种,颜色亮丽,糖度高,香气浓郁,极适合糖炒,每斤收购价格比别的品种高出1元到1.5元,并且抗旱、耐瘠薄,管理省工,受到广大种植户和收购商的欢迎。”省农科院昌黎果树研究所板栗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张树航介绍。

如今,艾峪口村万亩板栗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大板红”“燕山硕丰”“燕山早丰”板栗品种栽培率80%以上,艾峪口村成为周边县市优良种苗采集和扩散地;以轮替更新整形修剪技术为代表的生产技术覆盖率90%以上,该基地成为辐射周边县市20余万亩的核心示范基地样板;依托新品种和新技术的规模应用,艾峪口村板栗生产管理省工30%以上,亩增收30%至40%。

小田大事|传统板栗村走上致富新“栗”程

贾中友(左)与张树航讨论栗树种植技术。河北经济日报记者 李佳琦 摄

“我们只有针对基地的需要、产业的要求和市场的变化,不断研发新的技术,选育新的品种,才能更好地为栗农服务。”王广鹏说。

近日,在石家庄召开的河北省科技大会、河北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王广鹏带领团队完成的板栗优异资源挖掘、高效育种技术创新与新品种培育应用项目获得河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现在王广鹏老师是我们宽城满族自治县的大明星,如果王老师来村里开培训会,准保会围得里三层外三层。”刘敬源兴奋地说,如今十里八乡没有人不知道王广鹏的名字,有一次王老师在他的栗园开观摩会,来了1200多人,除了宽城、兴隆本地的,还有秦皇岛青龙满族自治县,唐山迁西县的、遵化市的,最远是从北京怀柔区来的。

在多年的科技服务工作中,王广鹏带领团队培养了一批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和技术致富带头人,激发了农民增收致富的内生动力。

“跟着省农科院的专家们学习,我自身也得到了很大的进步和提升,被评为了高级农民技师,省级乡土专家,市县两级特聘农技员。”刘敬源笑着说,2019年,在第四届京津冀果王争霸赛上,他采用王广鹏教授的新技术生产的板栗荣获了“果王”称号,由他带动指导的种植户生产的板栗也获得了“金奖”。

小田大事|传统板栗村走上致富新“栗”程

王广鹏询问栗农销售情况。河北经济日报记者 吴苗苗 摄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艾峪口村现板栗栽培面积增加至9000多亩,年产板栗近1000吨。同时,逐渐发展成为周边板栗的集散中心,该集散中心年购销板栗6000吨至8000吨,产生经济效益1.4亿元。

“每年板栗收获季,来自全国的100多家收购商就会蜂拥而至,我们村成了远近闻名的‘京东板栗第一村’。”贾中友自豪地说。

不仅种植面积大、板栗品质好,近年来,万亩板栗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还推广应用了绿色生产技术,成为冀东北燕山板栗产区标杆性基地。

小田大事|传统板栗村走上致富新“栗”程

收购商在村口收栗子。河北经济日报记者 吴苗苗 摄

“近年来,我们为果农提供减肥减药的节水型品种,实现了全产业链的绿色生产,把水、肥、药的需求量均降低20%,病虫害的防治以防为主,保证农产品安全质量,实现板栗绿色有机生产。”王广鹏说。

绿色有机高品质,与京东自有品牌——京东京造“大众商品品质化”的理念不谋而合。2018年,艾峪口村与京东京造展开合作,借助电商将板栗加工品销往全国各地。

2018年,艾峪口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板栗传统栽培技术核心示范区”,2020年被农业农村部评定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小田大事|传统板栗村走上致富新“栗”程

丰收的栗树上挂满果实。河北经济日报记者 吴苗苗 摄

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才能把农业建设成为大产业。

据了解,宽城满族自治县打造了“宽城板栗”区域公用品牌,并成功将其发展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板栗标准化栽培在全县得到普遍推广。目前,宽城板栗种植总面积已达80万亩,2023年板栗产量4.6万吨,实现产值7.8亿元。

“目前,我们村基本实现了10年前和王广鹏教授协定的‘万亩栗园、千吨产量、亿元产值’的发展目标。接下来,我们将继续与省农科院的专家们深度合作,探索栗树林下套种甘薯、栗蘑、花生、中药材等低矮农作物,壮大林下循环经济,构建第二个可持续发展的乡村产业能力。”贾中友说,相信未来艾峪口村的乡村振兴之路会更宽,产业链会更长。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马卡:皇马内部提及最多的中场是麦卡,高层希望贝林转型中场

马卡:皇马内部提及最多的中场是麦卡,高层希望贝林转型中场

懂球帝
2025-05-10 19:11:11
江疏影被曝密会导演!素颜状态引猜测:新剧要开拍?

江疏影被曝密会导演!素颜状态引猜测:新剧要开拍?

温读史
2025-05-10 17:36:47
扎心!2024 年离婚率再创新高:中国男人到底做错了什么?

扎心!2024 年离婚率再创新高:中国男人到底做错了什么?

小影的娱乐
2025-05-10 00:13:37
苹果宣布降价

苹果宣布降价

新京报
2025-05-10 22:20:06
男人更喜欢一次性或多次性,太多次就会厌倦

男人更喜欢一次性或多次性,太多次就会厌倦

加油小亚军
2025-04-19 12:30:08
卡塞米罗有望终老曼联,阿莫林欲留其帮助重建!降薪拉爵才会批准

卡塞米罗有望终老曼联,阿莫林欲留其帮助重建!降薪拉爵才会批准

罗米的曼联博客
2025-05-10 10:54:25
正式退出,李凯尔发声,做出选择,篮协公布规则,郭士强计划打乱

正式退出,李凯尔发声,做出选择,篮协公布规则,郭士强计划打乱

乐聊球
2025-05-10 14:33:42
大S具俊晔与周杰伦聚餐,周董晒原始照片,大S身材臃肿脸也垮掉

大S具俊晔与周杰伦聚餐,周董晒原始照片,大S身材臃肿脸也垮掉

小椰的奶奶
2025-05-11 00:25:39
迈阿密国际vs明尼苏达联首发:梅西领衔,苏亚雷斯缺战

迈阿密国际vs明尼苏达联首发:梅西领衔,苏亚雷斯缺战

直播吧
2025-05-11 03:52:14
高铁站内粉丝为接明星堵在电梯口险成踩踏?沈阳警方:报备过,现场有警力维持秩序

高铁站内粉丝为接明星堵在电梯口险成踩踏?沈阳警方:报备过,现场有警力维持秩序

潇湘晨报
2025-05-10 13:33:08
讣告!又一知名女星在家中去世,终年54岁,曾是无数人白月光…

讣告!又一知名女星在家中去世,终年54岁,曾是无数人白月光…

财经三分钟pro
2025-01-11 14:11:06
王晓晨为妈妈庆生!和俞灏明一人送一束鲜花,准岳母喜笑颜开超美

王晓晨为妈妈庆生!和俞灏明一人送一束鲜花,准岳母喜笑颜开超美

情感大头说说
2025-05-10 12:10:37
不焯水等于 “服毒”?这6类蔬菜烹饪前一定要先过一遍水,再懒也别忘

不焯水等于 “服毒”?这6类蔬菜烹饪前一定要先过一遍水,再懒也别忘

农夫也疯狂
2025-05-09 11:06:15
看完特朗普的一日三餐,再看看普京的,网友: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看完特朗普的一日三餐,再看看普京的,网友: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八斗小先生
2025-05-10 15:00:06
戴手套!戴手套!戴手套!致死率近100%

戴手套!戴手套!戴手套!致死率近100%

鲁中晨报
2025-05-07 07:24:05
被判10年的李天一,改名换姓出狱后,最恶心的一幕还是出现了

被判10年的李天一,改名换姓出狱后,最恶心的一幕还是出现了

小故事娱乐
2025-03-23 12:20:03
两个事实证明,我国实际已经控制了面积80平方公里的南沙五方礁

两个事实证明,我国实际已经控制了面积80平方公里的南沙五方礁

老范谈史
2025-05-10 22:37:30
面对新式红卫兵,一个历史老师的无奈:谁之罪?

面对新式红卫兵,一个历史老师的无奈:谁之罪?

霹雳炮
2025-04-23 23:16:50
遇到过又穷又大手大脚的人吗?网友:宁可自己在家穿破衣烂衫

遇到过又穷又大手大脚的人吗?网友:宁可自己在家穿破衣烂衫

艺魅哈哈
2025-05-09 22:00:10
印巴这一战,撕掉法国遮羞布,耿爽那句话含金量还在上升

印巴这一战,撕掉法国遮羞布,耿爽那句话含金量还在上升

时时有聊
2025-05-08 07:01:54
2025-05-11 04:27:00

头条要闻

美港口货运量大减 特朗普又"语出惊人":这是好事

头条要闻

美港口货运量大减 特朗普又"语出惊人":这是好事

财经要闻

沸腾了!中国,给全世界上了一课

体育要闻

这个老头儿,仍然是你们的头儿

娱乐要闻

李凯馨为录音风波道歉,网友不接受

科技要闻

陷“虚假宣传”风波,小米SU7 Ultra遭退订

汽车要闻

破局者亿咖通 智向全球的科技“新势力”

态度原创

时尚
家居
本地
公开课
军事航空

伊姐周六热推:电视剧《刑警的日子》;电视剧《执法者们》......

家居要闻

整洁宽敞 黑白木色拼接

本地新闻

非遗里的河南|汴梁鸢舞千年韵!宋室风筝藏多少绝活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巴军发射导弹 士兵们振臂高呼:这是我们的回应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