坝上风机林立,展翅飞旋;分散在村落和山间的太阳能面板密密麻麻犹如矩阵……如今,风能、太阳能转化为的清洁电能正在点亮千家万户。河北省北部的张家口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拥有丰富的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立足资源禀赋,这些地区抢抓国家深入推进能源革命机遇,大力推进新能源开发利用,助力京津冀重塑能源格局和绿色转型发展。
清洁能源产业发展风生水起
张家口地处华北平原与内蒙古高原连接区域,是华北地区风能和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经过国家能源部门初步测定,张家口域内可开发风能资源储量达4000万千瓦以上,太阳年总辐射1500-1700千瓦时/平方米,太阳能可开发量超过3000万千瓦,生物质资源年产量200万吨以上,丰富的资源条件为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提供了良好基础。
来到位于张家口市张北县的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基地,阳光下连绵起伏的光伏板汇成蓝色“海洋”,高耸入云的风机遍布四周,蔚为壮观。
在示范工程电站控制中心,风光储输四位一体的操作系统直观地呈现在眼前。显示屏上,不同颜色的曲线清楚显示着风、光、储、输设备的出力运行状态。
“这里是整个风光储输联合发电系统的‘大脑’,对整个风光储输系统进行统一协调,实现自动有功功率调节和自动电压调节功能,同时利用工程特有的‘新能源+储能+调相机’模式,更好地把冀北坝上的优质风光资源转化为稳定友好的绿色电能,并入张雄特高压主网,输送到京津冀负荷中心。”国网冀北张家口风光储输新能源有限公司党委党建部副主任梁立新说,系统还会根据调度指令灵活调节,积极参与绿电市场交易。目前,风光储电站日发电量已达1008万千瓦,突破千瓦大关。
“8月4日,国网冀北风光储输公司双馈型风机的构网型改造项目顺利完成,成功实现冀北电网首个老旧风电机组的构网型改造。”梁立新表示,本项目从硬件改造到软件升级,以及性能测试,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存量跟网型风机改造为构网型风机的管理流程,为区域内存量风电机组的构网型改造做出了先行示范。
风电装备制造能力水涨船高
随着清洁能源资源开发和生产应用的不断深入,各地清洁能源装备研发创新能力也随之增强。
走进张北艾郎风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智能化生产线上忙碌。作为一家专注于研发生产从2兆瓦至10兆瓦及以上级别各个系列不同风区大型风电机组叶片的风电装备制造企业,该公司持续开展技术攻关。经过不断的研发探索,2024年初,该企业生产的华北地区首支108米大功率风电叶片正式下线。
“108米大功率风机叶片立起来有33层楼高,能够同时容纳260多个成年人并排站在上面。”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企业加快推动技术创新升级,实现风机功率最大化,已成为国内外兆瓦级海上和陆地风电机组提供配套叶片的主力供应商。
张家口市能源局副局长刘峰表示,对于风力资源居全国前列的张家口而言,将风力发电作为全力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的关键点之一,是新能源产业发展迈出的“关键一步”。在此基础上,张家口以风电装备产业为重,政府、企业双向发力,积极由零部件加工配套向成套整机装备转型,成为全国少有的全链条覆盖、全赛道布局的风电装备之城。
新能源带来高质量发展新空间
资源就是优势。坝上的风、洒落在冀北大地上的阳光已转化为产业。如今,在坝上地区,通过清洁能源规模化、集群化发展,“风、光”千万千瓦级清洁能源基地雏形初现。
新能源带来高质量发展新空间。如今,在坝上地区,农业光伏、生态光伏、屋顶光伏等一批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光伏产业已成为串起张承两地农业转型、工业升级的新链条。
记者从张家口市能源局了解到,该市光伏帮扶电站规模位居全国第一,累计结算收益29.6亿元。为形成新能源收益对张家口全域行政村全覆盖,当地积极打造河北省首个新能源全覆盖示范基地,获批“新能源+乡村振兴全覆盖项目”规模86.5万千瓦,将在今年实现对14个县区剩余1681个村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