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让职业教育承载更多梦想——保定市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综述)
(李卡)九月,新学期新起点,占地600余亩的保定市职教园区启动区即将高标准投入使用。市职教中心、保定市理工中专、保定技师学院和中德(保定)工业4.0智能制造公共实训基地——“三校一基地”首批入驻……
作为全国首个部省共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市域试点市,建设职教园区是市委、市政府加快发展我市现代职业教育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我市以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为重点,以三年行动计划“十大工程”为抓手,聚焦服务“7+20+N”现代产业体系,在教育体系建设、产教融合、国际合作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改革创新和有益探索。
目前,全市有驻保高职院校6所,在校生5.5万人;中职学校63所,在校生13.3万人,共开设14个专业类、75个专业,涵盖农林牧渔、土木建筑、装备制造、轻工纺织、食品药品、交通运输、电子信息等13个大类,拥有河北省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项目学校17所,数量位居全省第一,每年培养输送技能人才5万余人,已成长为各行各业技术骨干——职教改革“保定模式”正在形成。
校企深化合作 产教“双向赋能”
“作为首批入驻职教园区的学校,保定市理工中等专业学校设4大类10个专业,每年仅为长城汽车公司就提供实习就业学生近400人。”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搬入园区后,将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大力开展全员技能比赛,拓宽国际合作交流渠道为保定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建设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规划占地5100亩,总投资200亿元的保定市职教园区与周边长城汽车、立中集团等优质企业融为一体,以中德工业4.0智能制造公共实训基地为核心,打造开放式职业教育公共实训中心,推广中德职业教育合作模式,探索混合所有制运营,为产业数字化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撑,实现“专业建在产业链上”“课堂放在生产线上”,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与城市经济产业区融合发展。
近年来,我市出台《保定市产教融合激励措施》等五大类28个政策文件,充分发挥政策的撬动作用,推动重大政策项目以及“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组合激励政策落地见效。全市认定市级产教融合型企业49家,入选省级28家,为深化产教融合提供有力保障。同时,组建保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市域产教联合体、保定市先进制造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全市职业院校牵头组建或参与了82个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各联合体和共同体探索实体化运营模式,以市场化方式推进资本、技术、知识、设备等要素共建共享。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使职业教育越来越“有学头、有盼头、有奔头”。全市强化政策激励,完善有效合作机制,实化合作载体,深化合作内容。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经验,推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立法,明晰校企合作双方责、权、利,保障行业企业投入获得合理的回报,优化校企合作,搭建产教融合平台,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融合,产教双向赋能的职业教育图景徐徐展开,推进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之路走深走实。
科教深度融汇 力促职教“国际化”
2023年12月20日至21日,我市成功举办“一带一路”职业教育国际论坛,来自27个国家、24个国际组织的500余名国内外各界嘉宾齐聚保定,发布《“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职业教育协作发展行动倡议》,提高了保定职业教育的美誉度和影响力。
保定技师学院对接德国教学标准和考试认证体系,开设中德职业教育合作实验班,首批毕业生获得国际认可的德国机电一体化职业资格证书,已实现入职凌云中央研究院、长峰金鼎等高新企业以及海外德企的高质量就业。华北电力大学、河北农业大学承办国家商务部援外培训项目。
我市全方位推进职业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力促职业教育国际化、认证化。坚持国际视野,对接国际标准,推进国际经验本土化。通过院校共商、校企共建、师生共享等方式,积极推动与国际职业教育体系接轨。促进合作办学,助力中国企业出海,推进国际合作品牌化,服务“一带一路”国家战略。
中泰祖冲之学院由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与泰国吞武里商业学院、曼谷职业教育中心、立中集团、唐风国际教育集团共同合作创建,采用“中文+文化+专业+产业”四位一体育人模式,以“中文+职业技能”教学为基础,开展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我们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为己任,不断拓宽国际教育合作领域,为更多留学生提供学习机会和实践平台,打造具有国际视野的技术技能人才。”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院长马志峰说。
职普融通探索 “一技在身”逐梦
2022年,定兴县北河中学开办经省教育厅批准的第一个职普融通实验班,试行“课程共建、资源共享、学籍互换”的育人新模式,2023年推广到9所学校。职普融通实验班与普通高中同一最低分数线、同步填报志愿、同步录取,为不同禀赋和需要的学生提供多样化成才选择,实现招生数量、录取分数、综合高中技能课的开课率、学生的职普流动率稳步提升。
从那时起,通过普通中学举办职普融通实验班、开设中等职业学校职普融通实验班及组建职普学校联合办学集团等模式,围绕我市“医、车、电、数、游”产业布局,打造高中阶段职普融通保定经验,在全省推广,多次得到省教育厅认可。
推进职普融通是普通高中特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要措施,也是促进学生多样化成才的有效途径。
我市职普融通试点工作探索举办特色综合高中的同时,还在教学教研管理机制上求创新——
建立定期集体教研、研讨交流、不定期听评课制度;
组织普通高中与中职学校结对,选派普高优秀文化课教师到中职学校任课;
组织中职学校文化课教师加入普高名师工作室、到普高听课并参加集体教研,做到职普师资“融通”。
推动高中学段以“融合性和独立性”为标准的横向融通取得成效,跨学科“平行”与“交叉”相结合的纵向贯通也走出一条成功道路。
在多年举办“3+2”“3+4”“五年一贯制”实践的基础上,我市在全省率先实施“2+2+2”,即“中职学习2年+企业实习2年+高职工学交替2年”的新培养模式,把企业预录用作为招生的必要条件,一体化设计中职、企业与高职培养课程,实现入学即入职、毕业即就业。首批试点院校招生爆满,目前项目围绕我市主导产业已扩大至27个项目,实现多种办学形态贯通培养。
各学段“体验和嵌入”为路径的职业启蒙推动融入,已建成24个市级职业启蒙教育基地、培养专业师资300余人,开发近千门启蒙教育课程,开展活动2000余次,辐射中小学生8.9万人次。职业化的场景设计、专业的讲解,让孩子们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职业魅力,提升职业认知度,增强了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作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市域试点,我市始终坚持从政治上看职业教育,从民生上抓职业教育,从发展上办职业教育,正在形成职教改革“保定模式”。
就我市而言,未来还将继续多措并举灵活调整优化职教专业结构,完善产教深度融合长效机制,持续深化职普融通育人模式改革,大力推进职教国际合作办学,全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市域试点建设,提升职业教育的服务力、贡献力、竞争力。
在建设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的道路上,保定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前景光明、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