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勇者当先退万难,谋定后动保平安——衡水市人民医院麻醉科医生为唐氏综合征患者保驾护航)
日前,衡水市人民医院(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麻醉科与胃肠外科密切协作,成功为一名唐氏综合征患者完成腹腔镜下脐疝白线疝无张力修补术。
据了解,29岁的朱先生(化名)是一名唐氏综合征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发现脐窝上部有一核桃大小的肿物,经当地医院检查确诊为“脐疝”。为寻求更好的医治,患者家属带其慕名来到衡水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就诊,胃肠外科医生赵光远接诊后以“脐疝、唐氏综合征”收入院。完善一系列术前准备后,胃肠外科主任刘防震决定为这名特殊的患者实施腹腔镜下脐疝无张力修补术。
朱先生如要顺利手术,首先要过麻醉关。唐氏综合征患者的麻醉有其特殊性,有着更大的风险和极高的难度。因基因突变原因,患者极易出现心血管畸形,这些先天畸形会导致患者心功能不全、麻醉耐受性下降、容易失代偿导致心功能衰竭,而且这类患者通常比较肥胖,扁桃体、腺样体肥大,容易患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还伴有颌面部的发育畸形,这会导致麻醉时气管插管困难,可能发生窒息、缺氧。此外,唐氏综合征患者因为相对免疫缺陷容易引起反复呼吸道感染、寰椎枢椎不稳定以及因基因突变可能存在各种神经系统并发症,且对药物敏感等特点,都给手术麻醉带来了困难。
麻醉科主任医师靳红绪在麻醉前访视中发现朱先生有明显的智力低下,特殊面容(如眼距宽,鼻根低平,眼裂小,眼外侧上斜,有内眦赘皮,外耳小,颈短,舌胖)。患者几乎看不到脖子,最大程度张口时,上下门齿之间的距离只有2横指(3公分左右),马氏分级为III级(分级越高难度越大),根据上述情况,靳红绪判断患者属于困难气道。朱先生体重指数(BMI)高达37,属于重度肥胖。由于肥胖导致的功能残气量降低、区域性肺不张和肺内分流增加,患者耐受呼吸暂停的能力显著下降。此外,由于胸壁和腹部脂肪堆积、肺动脉血容量增多导致肺顺应性降低,气道阻力增加,朱先生平时喜侧卧位睡眠。结合病史朱先生患有OSAHS,即使是轻度镇静也可引起气道的完全塌陷和(或)呼吸暂停。此外,胸部CT检查提示右上肺炎症。这些都对围术期麻醉管理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围绕患者特殊病情,经过术前讨论,麻醉科在主任王福朝的指导下制定了周密的气管插管方案与应急预案,以确保气管插管万无一失。
手术当日,靳红绪再次经过缜密评估、慎重考虑,完成相关准备。由于朱先生为唐氏综合征患者且合并痴呆,智力水平相当于3-4岁小儿水平,患者无法和父母分离,无法配合进入手术室,入室成了摆在手术室医护人员面前的一道难题。靳红绪一边安抚朱先生恐惧不安的情绪,一边经事先开放的静脉通路缓慢注入精准计算好的镇静药物右美托咪定和瑞马唑仑。待朱先生鼾声响起后,靳红绪和巡回护士陈夏快速将患者送入手术间。
常规监护后,靳红绪考虑到患者智力低下,如采取保留自主呼吸清醒气管插管,患者肯定不予配合,只能在适度镇静镇痛保留自主呼吸下行纤支镜(可视插管软镜)引导气管插管。在麻醉达到最佳效果时,开始操作,首先将无菌气管插管套于纤维支气管镜外,纤支镜及插管下端涂上无菌液状石蜡油,将细长的纤支镜经口置入患者的声门,随着纤支镜的进入,发现患者的气道发育无明显狭窄,当纤支镜前段达气管隆突上时,助手高凌宇将气管插管沿着纤维支气管镜插入气管内,并距隆突3-5cm处,插管在位,确认插管成功后,退出纤支镜,固定导管,操作成功。靳红绪一系列操作娴熟流畅,如行云流水,整个过程仅用时2分钟左右。
随后,在手术室医护人员的配合下,胃肠外科刘防震团队顺利为患者实施了腹腔镜下脐疝白线疝无张力修补术,整个手术过程仅用时1小时20分。
如果说一台手术像一场战争,麻醉医生便是一马当先的前锋。因为麻醉是手术的基石,只有良好的麻醉奠定安全的基础,手术医生才能安心地发挥自己的能力,为患者解除病痛,两者团结协作,缺一不可。每位患者的病情都有自己的独特性,有时候我们能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无法预知的危险潜伏在暗处伺机而动,所以开展精细高效的麻醉管理对于提高麻醉工作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术后,朱先生在在胃肠外科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下顺利康复。出院当天,患者家属特意准备了一面写有“医德高尚医术精,关爱病患暖人心”的锦旗送给麻醉科医生靳红绪,并对他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高超精湛的医疗技术赞不绝口,“真心感谢哈院的麻醉大夫,你们的医德和技术都是最棒的,手术的成功离不开你们的付出和努力!”
困难气道的处理是麻醉科最富有挑战性的技术之一,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危。从气道评估到物品准备,从实践操作到细节处理,处处体现出了精细化麻醉的理念,展示出了超凡的临场决策力,体现了麻醉医生的果敢与高效,责任与担当。今后,哈院麻醉科将继续加强与兄弟科室的密切协作,致力于为患者提供更加舒适化、个体化和全流程的医疗服务,共同为广大患者的围术期安全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