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40项非遗,200余名师生,16个地区,2500公里,10个相关科研项目,4次省级获奖,一串串详实的数字,勾勒出廊坊师范学院校团委“砥砺青春 走进非遗”暑期社会实践队踏寻廊坊非遗文脉的精彩缩影,一批批青年师生,以非遗文脉为路标指引,在奔赴中走进非遗,在踏寻中感受非遗,在实践中助力非遗,逐步形成了以学校师资、专业、硬件资源为依托的非遗推广、传承与保护的良性闭环,实践队正在以挺膺冲锋的姿态,打造具有浓郁师范文化特征和廊坊地方特色的非遗生态文化圈,引导青年师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7年来,校团委“砥砺青春 走进非遗”实践队员们每走进一处非遗,都会通过切身实践体验,感受其蕴含的独特魅力,随后与非遗传承人进行深入细致的探讨,再以专业知识为依托、以实践调研为基础,提出更有利于非遗传承与发展的建议和方案,截止目前,实践队师生依据非遗实践内容,参编著作1部,发表省级期刊文章4篇,大创项目省级立项1项,获得创新创业大赛省级奖励4项,帮助多项非遗更好地应对传承和发展中的挑战和机遇,让这一古老的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与此同时,队员们在实践过程中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广泛宣传、充分动员,将实践过程中感受到的非遗传承人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与匠人精神传播到更广阔的舞台,已累计被中国共青团杂志、学习强国、网易新闻等各级媒体报道50余次。另一方面,我们也在摸索将实践成果融入校园的有效途径,目前已开展非遗进校园系列活动20余次,并将非遗传承人的访谈记录编纂成口述史,在校内外广泛推广。
接下来,校团委“砥砺青春 走进非遗”实践队将与多名非遗传承人联合开展“心声·新生”系列项目。项目以我校高素质文学人才队伍为依托,将传承人的感悟和语录,通过文学再创作的形式整理成诗歌、散文,以诗朗诵、散文诵读的形式录制成专辑,以此展现非遗传承人“心声”。同时利用现代VR、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将非遗作品以3D的形式呈现,配以预先录制的专辑,打造全方位非遗展示模式,再通过学校现有新媒体平台和新建非遗专项宣传矩阵,在师生间、社会上进行宣传推广,让非遗文化重获“新生”,让更多的青年了解非遗、喜爱非遗、传承非遗,乃至将未来就业发展方向融入非遗,以此引导广大青年在实践过程中持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凝聚砥砺前行的精神动力,汇聚奋发有为的青春力量,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