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上午8时许,石家庄市人民医院的造血干细胞采集室,一个身着蓝色T恤的小伙子平躺在床上,左右手臂插着软管,软管中的血液正缓缓流向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出的一滴滴鲜活的“生命种子”滴落进收集袋中,预示着一个生命的新生。这位小伙子就是石家庄铁道大学四方学院的大四学生小康。
2023年年初,正逢寒假,小康作为返家乡大学生志愿者积极参与邯郸市红十字会和共青团武安市委联合开展的造血干细胞血样入库活动,义无反顾加入了中华骨髓库,种下了一颗“爱心种子”。
“一切都是未知数,我期待能贡献自己力量的那一天的到来。”
一场“偶遇”,没想到当初埋下的爱心种子,在一年后竟悄然开花!今年4月份,小康接到了省红十字会的电话,当征询捐献意愿时,他爽快地答应了。配型成功的消息让小康兴奋了好几天,他决定和爸爸妈妈说这个事情,谁想到,后面的沟通却并不如想象中顺畅。小康说:“爸妈刚开始不支持我的决定,我也理解,毕竟作为父母担心是难免的。我就找了一些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科普宣传片,还有其他捐献者的案例给他们看,告诉他们整个捐献过程无损健康。慢慢地,他们对造血干细胞有了了解也打消了顾虑,开始全力支持我。”
紧接着进行的高分辨检测和全面体检及各项指标筛查,小康都顺利通过。造血干细胞采集定在7月23日在石家庄市人民医院进行。
为了能够顺利捐献,小康将自己的暑假计划全部推后。“捐献是第一位的,什么事都没有救人重要。”性格开朗、热爱生活的小康,虽然脸上还有些稚嫩,但对于这件事他一点都不含糊。
三个多月的准备,终于到了正式采集的日子。当天上午,小康的父母陪在小康的身边,一旁的血细胞分离机有条不紊地运转着。经过4个多小时的采集,小康成功捐献了242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给另一个生命带去了新的希望。至此,小康也成为了中华骨髓库第18095例、河北省第788例、邯郸市第198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我可能和那个患者比较有缘分,能够配型成功真的很不容易。希望他(患者)能够尽快好起来,积极乐观地面对今后的生活。”小康回忆起整个配型检测的过程不禁感叹,他也真诚希望自己能够帮助那个和他有“缘分”的人。
“这是我人生中不可多得、弥足珍贵的一段经历,也希望通过我的经历能够鼓励更多的人加入到造血干细胞捐献的队伍中来,帮助更多的患者获得生命希望。”小康的话语充满力量,他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传递着爱心与温暖,诠释着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