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改革开放新的体制机制,是雄安新区的生命基因。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面向雄安新区提出一批改革开放新举措,展现我国深化改革发展成果。牢记总书记嘱托,雄安新区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以改革促创新、以改革促开放,着力建设开放发展先行区,开创国家新区和城市发展的全新模式。系列报道《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改革开放》,今天走进承载"千年大计、国家大事"重托的未来之城——雄安。
在雄安科创中心,华铸科技集团数字技术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正在为一处园区设计零碳解决方案。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作为一家来自北京的科技型企业,他们最看重的就是雄安高标准、一站式的科创服务体系。
华铸科技集团数字技术有限公司总裁 丁国辉:
科学园主动上门到我们公司来,给我们讲解这种科研的政策,科技创新的政策,研发退税政策,这是一个真正为企业服务的平台。
丁国辉说,公司一直在快速发展,但距离成为大体量现代科创企业,却总感觉"差了点火候"。怎么才能跨越这"一步之遥",打破这个天花板,雄安科创园为他们量身定制了方案。
华铸科技集团数字技术有限公司总裁 丁国辉:
它有完善的对于企业成长的培训计划,不管你是说初创型的(企业),还是说在发展中的这种企业,它都有全套的辅导计划,走到每一步都有成熟的机构帮助我们。
雄安新区科学园管理委员会副主任 王玉柱:
为了更好地服务这些企业,我们还不断加强科技创新生态服务体系建设。通过"政产学研金介"这么一个创业服务体系,来全面提升雄安新区的科技创新服务能力。
在雄安新区,一大批像华铸科技一样的科创型企业,研发实力不断提升,从"创新苗"成长为"科技树"。
改革、开放、创新,是雄安新区发展的源动力,如何更好汇聚各类创新资源要素,闯出一条创新驱动发展的新路子?去年年底,河北省委、省政府决定打造"雄安未来之城场景汇",围绕创新应用场景,10项大赛28个赛道全面启动,汇聚了来自全国数百项新技术新产品新创意,涵盖了服务机器人、智能网联充电、无人农场、新型储能设施等领域。来自全国818家团队的1320项作品报名参赛,主办方还引入数十家投资机构,搭建科技与资本对接的桥梁,使一批高精尖科技、高价值产品、高质量创意赛完就有投资,实现加速落地。
雄安新区改革发展局副局长 刘佳:
目前,雄安新区已经设立100亿的雄安产业投资引导基金、10亿的雄安央企疏解基金、10亿的天使基金、10亿的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基金,为大赛成果落地以及创新主体引育培育提供全方位支持。
作为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新地标,雄安新区以一系列改革举措为创新赋能,出台《支持企业创新发展若干措施》等一揽子"硬核"政策、重磅发布"雄才十六条";着力打造国家级前沿创新平台、产业孵化创新平台、成果转化创新平台;加快推进中关村先行先试改革政策落地;空天飞行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挂牌,雄安高校协同创新联盟成立,筹建中国空天信息和卫星互联网创新联盟。2023年,雄安新区实现高新技术企业入库323家,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404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875家。
雄安新区改革发展局副局长 刘佳:
我们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积极吸纳和集聚创新要素资源,构建科技创新体系,提升创新能力,优化创新创业机制,不断优化创新创业生态。
先植绿后建城,先地下后地上……雄安新区的成长伴随着无数的改革创新:"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60多位院士、3500多名专家和技术人员参与雄安新区规划编制,先布棋盘再落子,一张蓝图绘到底。
七年来,雄安新区创新实施大部门制和扁平化管理,全面实行权责清单制度。设立承接企业总部、高校、医院三个专班,采用"一个项目、一个团队、一套方案、一跟到底"服务工作机制;完善政务协同,超过3500项北京市区两级政务服务事项在雄安实现"跨区域无差别"办理;构建蓝绿交织生态格局,"千年秀林"累计造林47万余亩,生物多样性显著增加,白洋淀鸟翔鱼跃,"华北之肾"功能初步恢复,铺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壮美画卷。
七年前,雄安新区承载着"千年大计"破土而出,推动新一轮改革开放的中国创造"雄安质量"。七年来,从无到有,从蓝图到实景,雄安努力打造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闯出一条未来城市的发展新路,为新时代的伟大变革作出生动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