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在汤河畔,河畅水清、岸绿景美;行走在环岛公园,枝繁叶茂、清静幽雅;游览街角的口袋公园,移步一景,游人如织……盛夏的海港区,千畴绿景万轴画,满城苍翠碧无尘,处处可见“城在绿中、路在林中、人在景中”的美好图景。
近年来,海港区园林绿化中心紧紧围绕“增绿量、添色彩、提品质、精管理”工作任务,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为指导,积极实施民生实事项目,有效增加了群众身边可休憩、可健身、可交往的绿色公共空间,把园林绿化基础设施延伸到百姓家门口,丰富城市绿化景观,可谓一城山水满城绿、满城园林一城景。
建绿增绿编织城市如荫绿网
在秦皇东大街的辅路边,细心的市民可能会发现,原来都是绿植的绿化带悄然发生了变化,增加了休闲座椅和步道。“我们每天早上走过这条路,能看到中老年人和晨练的年轻人,他们有的乘凉,有的休憩,十分舒适、惬意。”市民孔女士说在这绿荫下散步心情非常好,上面有树叶可以遮阳,下面有椅子,累了还可以休息,有时还会在这看会儿书,感觉城市不仅变美了,而且增加了人文关怀。
如今,城市里随处可见苍翠欲滴的植被和鲜艳夺目的花卉。市民在这座焕发着勃勃生机和无限活力的城市里,切身感受着生活的美好。
海港区园林绿化中心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和“生态优先”的理念,围绕绿化发展、市民需求、展示城市文化特性等方面,融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在城区内显著点位,尤其是道路交叉口及两侧绿地、拆违绿地、闲置绿地选取点位,运用景石、球类、观赏草、各色花卉、景观小品、城市家具等各类造景元素,科学设置园路、广场铺装,优化种植结构、合理搭配,突出特色、提升档次,打造生态型、现代型、功能型微景观口袋公园。
“海港区园林绿化中心近年来积极谋划口袋公园项目,贴近百姓生活,服务百姓生活,从2021年到现在,陆续完成了将近70余个口袋公园。”海港区园林绿化中心工程科科长胡洋介绍
口袋公园又称袖珍公园、迷你公园,指规模很小的城市开放空间,常常以斑块状散落或隐藏在城市结构中,为附近居民或路过行人休憩社交所用,今年建设高品质口袋公园1个,是为了充分实现300米见绿,500米入园的理念。对于口袋公园,并没有要求确切的面积,小的几平方米大到几千平方米都可以,口袋公园从结构来说虽然小,不比大公园有气魄、有规模,但它却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
科学规划厚植城市生态底蕴
别看口袋公园小,但它的施工难度可并不小,必须要结合周围已有的绿化环境,还要突显出自己的特色,更要贴近百姓的生活,发挥实用性和功能性,这里就要说到植物的选用和彩色园路铺装的搭配,春季开花的榆叶梅,秋季赏叶的银杏树,四季都在微笑的卫矛球,色彩丰富的月季花等等,都是小岛绚烂颜值的展示。
“秦皇岛的自然条件非常好,海港区绿化、市政、生活设施、交通出行还是不错的。城区绿化花草的搭配,树木的品种采集,花卉的四季搭配,很合理,让人赏心悦目。”市民韩永成告诉记者,作为秦皇岛人,在北京工作多年后回到家乡,看到家乡的变化,心中甚感宽慰。
打造口袋公园就要考虑到百姓的切实需要,从用心选取施工点位到加班加点修改设计方案再到项目的实施,每一个细节都是从满足百姓的需要、提升周边居民生活环境出发,栽植各色乔灌木花卉是为了让百姓身心愉悦,安装休闲座椅是为了方便老年人休闲纳凉,口袋公园虽小但它却意义重大。
“我们建设口袋公园选址时主要考虑能贴近百姓的生活,选择街旁的绿地闲置地或者是拆违地,为百姓建设一个能走进去坐进去的口袋公园,可以在里边充分地乘凉、阅读、休闲,近两年我们又加入了健身设施,可以在里边健身,慢慢地我们还会做漫步道、健身步道,彻底打造一个属于百姓的能够宜居宜游的场所。”海港区园林绿化中心工程科科长胡洋表示。
推窗见绿,出门入园,作为一个联通碎片空间、兼具多样使用功能的复合型开放空间,口袋公园让居民在家门口邂逅“诗与远方”。推进口袋公园建设,对于织补拓展城市绿色公共空间、推动存量空间资源优化提升、满足居民休闲游憩需要、完善城市功能品质等具有重要意义。口袋公园建设是高度契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城市空间探索,从使用人群所需出发,激发城市活力,重塑场地精神,倡导生活新风尚,让设计深入人心,让景观融入生活,让星罗棋布的口袋公园点亮都市日常,于无声处厚植城市高质量发展沃土,海港区不断打造城市高品质宜居生活空间。
来源:今日海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