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晋县委员会成立于1927年,首任书记是冯荫棠。
冯荫棠又名冯化南,1905年生于晋县丁家庄一个农民家庭。
冯荫棠8岁开始入学读书,小樵高小毕业后,考入晋县简易师范,后在省立保定第二师范补习科修业。1925年在二师加入共产党组织,同年回晋县秘密开展党的地下工作,宣传马列主义,发展党员。
1925年10月,冯荫棠发展其兄冯荫槐入党;12月,冯荫棠、王荫棠发展侯浩平入党。之后,晋县中共党员人数不断增加,逐步成为晋县反帝反封建的主要力量和领导者。
晋县县委成立纪念地。
1926年12月,天津地委在东关李廷政(又名李明堂)家召开秘密会议,决定成立中共晋县特别支部。冯荫棠任书记,刘国选为组织委员,李廷政为宣传委员。党员还有王荫棠、翟克良、梁国珍、冯荫槐、侯浩平、牛青菊。
1927年3月,党从天津派人来晋县,在李廷政家南屋召开特支会议,决定将中共晋县特支改建为中共晋县县委,冯荫棠任书记。县委建立后的主要任务是发展党的组织、开展党的宣传工作、领导农民进行革命斗争。当表决通过的那一刻,参加会议的党员抑制不住兴奋地心情,竟悄悄地鼓起掌来。冯荫棠神情庄重地向党组织表示,一定不辱使命,领导和组织好全县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会议还决定,组建晋县赤卫队,用革命的武装,反对反革命的武装。
晋县县委成立后,组织和领导群众与反动势力展开坚决斗争。
1927年5月,北伐军在豫南击败奉军的消息传到晋县。奉系军阀在晋县的代表惶惶不可终日,晋县公署内一片混乱。伪县长刘葆柯下令大肆搜刮民财:增加赋税六七倍,并预征下年度钱粮,百姓生活雪上加霜。一时间群情激愤,民怨沸腾。
研究抗捐税斗争。
冯荫棠根据中共顺直省委“关于发动农民抗缴预征钱粮和苛捐杂税”的指示,在东关村李廷政同志家里召开了县委会议。会上,冯荫棠说:“咱县15个村建立了党支部,有党员40多名;20多个村庄建立了农民协会组织,会员有2000多人,这些中坚力量带动广大农民一起干,就能取得抗捐抗税请愿斗争的胜利。”县委还在东关尼姑庙南边的地里召开扩大会议,研究制定了请愿斗争的行动计划和实施方案。
之后,在西街张老卿家的东屋里,召开了抗捐抗税动员会。县委书记冯荫棠到会,向参加会议的村党支部书记和农民协会负责人传达了行动计划,要求各村党员和农协会员,秘密串联群众,做好充分的准备。冯荫棠亲自用白漂布制作了一面大旗,上面写有“晋县农民抗捐抗税请愿团”11个醒目大字。
1927年8月6日(农历七月初九),是晋县城里大集,这天清早,各村的党员和农协会员以及请愿的农民,装作赶集,从四面八方浩浩荡荡涌向城里东关,聚集在龙母庙戏台前的广场上。县委负责同志愤怒地揭露晋县反动政府向农民强征苛捐杂税、横征暴敛的桩桩罪行;党员和农协会员带头喊口号,几千名与会群众随之振臂高呼,声浪冲天。县委领导一声令下,浩浩荡荡的队伍,随着大旗涌向大街,直奔县衙,将衙门口围了个水泄不通。在此起彼伏的口号声中,愤怒的群众冲进大堂,伪县长刘葆柯吓得面如土色,浑身哆嗦着答应了人们提出的取消一切苛捐杂税,停止预征粮款的要求,并张贴布告,以示证明。
反对苛捐杂税。
通过这次行动,不仅检验了县委的组织动员能力,更重要的是看到了晋县民众的反抗斗争热情。这热情如同熊熊烈焰,积压在民众心里,只要正确引导,就可以义无反顾地喷发出来。这次行动的胜利,也提醒晋县的共产党人:党的每个成员都必须坚定革命信念,树立革命必胜的信心;必须最广泛地团结、动员群众,打牢对敌斗争的基础;必须丢掉对反动派的一切幻想,坚持武装斗争不动摇。
1929年7月,冯荫棠还组织发动了晋县竞选教育局长的斗争。在这场斗争中,冯荫棠和县委委员一边发动晋县城南高小学生游行示威,要求罢免教育局长;一边决定推选南彭家庄高小进步校长彭秀夫当教育局长。经过积极的斗争,最终取得胜利,使晋县教育界成了我县党组织从事革命活动的一块重要基地。
1930年8月,在“左”倾冒险主义的影响下,中共顺直省委决定马上组织全省武装暴动,建立红军进攻城市。10月初,晋县县委研究决定从党员中组织赤卫队,准备暴动。这时,上级派韩永禄同志来晋县做暴动的领导工作,他找到冯荫棠一起四处奔走,筹划暴动。
12月底,县委在南彭家庄小学开会,改选了县委会,选举袁子和为县委书记,韩永禄为军委书记,冯荫棠、郗占元、冯荫槐任委员。县委决定于1931年1月27日举行暴动,并预先刻制了“晋县苏维埃政府”、“中国红军第六十军”两颗印鉴。制做军旗一面,韩永禄为军长、郗占元为副军长。不料暴动前党内出了叛徒,出卖了晋县党组织和整个暴动计划。韩永禄等6位同志被敌人逮捕。冯荫棠被通缉,被迫离开家乡。
此后一段时间,冯荫棠先后辗转于陕西省肤县、歧山等地。后来,在抗日名将商震、宋肯堂领导过的旧部三十二军任上士司书。他写文章批判蒋介石南京政府假抗战真反共,呼吁全民抗战。1945年后,冯荫棠突然杳无音信了。有人说:他因发动士兵起义牺牲了……
上世纪20年代末,晋县流行一句顺口溜:“大冯二冯,晋县有名”。大冯,指出生于丁家庄村的共产党员冯荫槐;二冯,指冯荫槐的弟弟冯荫棠。兄弟二人为中国革命的胜利都做出了贡献。冯荫槐的事迹,我们将在今后予以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