蛏子为什么“逃”得那么快?大家好,我是蛏(chēng)子,我生活在近海水域,但我不是咸的,因为我偶尔是麻辣味的,偶尔是蒜蓉味的。我们还有很多种类,比如清蒸蛏子、爆炒蛏子、水煮蛏子等等。我生来自带两扇金色外壳,但也挡不住我是一个肉质鲜美的软体动物。
咳咳,开玩笑的,其实我们蛏子一般是指软体动物门双壳纲贫齿蛤(gé)目刀蛏科和竹蛏科的动物,常见的种类有刀蛏科的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近江蛏(Sinonovacula mollis)以及竹蛏科的大竹蛏(Solen grandis)、长竹蛏(Solen strictus)。我们主要分布于中国山东、江苏、浙江、福建、上海、广东以及日本等沿海地区,通常栖息在潮间带或潮下带的浅海沙滩或泥沙滩中,以藻类为食,靠两根水管进行觅食和排泄,是一种营穴居生活的底栖贝类。
妈妈说,做蛏子不要太要强,因为我们很难把握自身的命运走向。每当退潮时,就会有一群拎着小桶的赶海人向我们的洞口撒盐,他们利用我们不耐“浓盐”的属性,趁我们出洞吐水之际,把我们抓住。
但,我想说,让不让你抓,是我的气度,能不能抓住我,是你的本事。“挨打还得立正”是你们社畜界的规矩,我们蛏子可没这讲究。我们可逃得快着呢,别问我有多快,我只能说,没有“嗖”的一下,也有“呼”的一声,别问我为什么这么快,问,我就待会儿告诉你!!!
论一条蛏子是怎么被逼出洞的——“口味淡”
有人说我们很笨,赶海人在洞口撒点盐,模拟涨潮环境,我们就以为海水来了,便会钻出沙面;又有人说我们胆子很小,不耐高盐高渗的环境,若是在洞口洒下许多食盐,其中的钠离子会改变我们的生存环境,当我们耐不住高盐环境的时候,便会害怕的跑出来了。
作为蛏子本蛏,我想说,“有人”说的对。我们确实对外界盐分浓度比较敏感,遇到高盐环境,我们会通过水管系统排出体内的水分,平衡身体的渗透压,把自己的身子探出洞外。总体来说,人们就是利用我们口味清淡,吃不了“咸的”,逼我们出洞的。
论一条蛏子的快速自救法则——“逃得快”
当高盐环境将我们“逼”出洞后,一般有经验的老赶海人会抓住我们贝壳部分,迅速将我们拽出洞口,但偶尔也有几个“生瓜蛋”会直接抓我们的软体,那我们还能惯着你,果断开溜钻回洞里,这下再想捉到我们可就不那么容易了。这是为什么呢?一是由于我们有发达的肉质足,可以在泥沙中快速地上下移动,有些物种甚至可以通过快速收缩足部肌肉进行短距离的弹射式游泳。二是利用我们自身贝壳瓣膜的收缩力,众所周知,我们生活的环境是流沙,这种收缩力,使得周围的沙土暂时变得像流体一样。这样可以降低我们在钻洞过程中遇到的阻力,并且减少了我们到达洞穴所需消耗的能量。三是在我们移动时,会迅速合拢外壳,这一动作在周围的沙子中形成了局部的真空状态。这种真空效应会吸引水和沙子向下流动,从而使得我们所在区域的沙土变得更加松散,有助于更轻松地进行钻洞和移动。
论蛏子的一百种吃法——煎炒烹炸
我们蛏子因肉质鲜嫩肥美而深受大家欢迎,上至顶级大饭店,下至街边烧烤摊,无不充斥着我们的身影。在福建、浙江等地区更是有蛏田养殖产业,渔民利用滩涂资源,通过人工养殖的方式培育蛏子,是当地渔民重要的经济来源。
知识补充
潮间带(intertidal zone):海水涨潮到最高位(高潮线)和退潮时退至最低位(低潮线)之间,会曝露在空气中的海岸部分。
潮间带示意图
改自Bureau of Economic Geology
根据潮汐活动规律,潮间带又可分为:高潮区、中潮区、低潮区。潮间带是生态多样性非常丰富的区域,这里生活着各种适应潮汐变化的生物,如贝类、甲壳类、海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