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我国批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周年,也是大运河申遗成功10周年。在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即将到来之际,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宣传展示近年来沧州市非遗保护传承成效,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非遗保护传承的浓厚氛围,助力大运河非遗之城建设,围绕“保护传承非遗 赓续历史文脉 谱写时代华章”主题,沧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携手沧州大运河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于6月2日在大运河畔的南川老街隆重举办了沧州市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展演、展示、展览示范活动暨“点亮北方戏窝子”戏曲演出,推动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展现了城市独特的非遗魅力。
活动当天,南川老街朗吟楼北广场成为大运河沿线重点非遗项目展演、展示的主会场,以一场盛大的大运河沿线非遗项目汇演拉开序幕,演出融狮舞、杂技、地方戏曲、武术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辅以互动性强的非遗知识普及环节,吸引千余人游客前来观看。此外,非遗购物节汇聚了传统技艺和传统医药类非遗项目19项,贴近生活的非遗项目,不仅可观赏更可体验购买,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活起来,走进百姓生活,促进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分会场的“快闪”演出和非遗旅游精品线路、重点非遗项目展览,则巧妙地将非遗文化体验融入旅游线路,尤其是此次精心策划推出的“又见运河 匠心传承”“诗经雅韵 献王故里”“渤海之滨 美食之约”3条非遗旅游精品线路,是在沧州市“运河古郡 文武沧州多彩非遗之旅”入选全国20条非遗特色旅游线路后,巩固深化非遗与旅游融合的又一次探索实践,首次实现了非遗旅游精品线路全域化开发,鼓励游客“跟着非遗游沧州”,在游览中体验,在体验中传承。
活动当天傍晚,特别策划的“点亮北方戏窝子”戏曲演出,通过南锣剧的精彩演绎,再现传统文化的辉煌,而“剪纸、刻纸作品展”则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让更多人能够欣赏到这一民间艺术的独特韵味,进一步拓宽了非遗的传播渠道。
沧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负责人表示:“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不仅展示了近年来沧州在非遗保护传承传播方面的阶段性成果,也积极探索了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新路径,旨在让文化遗产活起来,让旅游景区(点)火起来,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绽放新的光彩。下一步,我们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提升保护传承水平,讲好沧州非遗故事,朝着打造大运河非遗之城的目标坚实迈进,让广大市民和游客朋友们看见一个底蕴深厚、充满活力的新沧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