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来自石家庄的张先生在石家庄平安医院顺利完成造血干细胞采集,232ml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跨越距离,为一位素未谋面的血液病患者送去了一次重生的机会。同时,张先生成为中华骨髓库第17670例、河北省第768例、石家庄市第221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张先生自从2015年开始参与无偿献血,也是在同一年在石家庄文化广场献血屋献血时了解到造血干细胞的意义,填写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登记表并留样,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2023年夏天,毫无心理准备的张先生接到河北省红十字会打来的电话,告知他与一名血液病患者初配成功,征询他是否愿意进一步做高分辨配型,参与捐献。“当时我很高兴,这个电话我存在通讯录这么多年,终于等到了消息。”张先生毫不迟疑就答应了,并开始等待后续的通知。日子一天天过去,张先生却等到了捐献终止的通知,抱有遗憾的他只希望患者是因为有更适合的配型对象。
时过一年,今年5月初,张先生再次接到了通讯录保存的这个号码的电话。张先生此次的期望大于惊喜,再三跟工作人员确认确实初配成功后,再次毫不犹豫的同意捐献。当月,张先生进一步通过高分辨配型和体检等检查和评估,确定张先生满足捐献条件,并尽快制定了采集计划。“没想到我的有缘人真的等到了,我可以用我的血液救助一名患者的生命。”张先生激动地说。
张先生将捐献一事告诉了家人,爱人表示:“说心里没有忐忑是假的,担心造血干细胞捐献对他的身体产生影响。”为此,张先生将其他的捐献报道事迹和捐献流程认真讲给爱人,确认采集造血干细胞对捐献者本身没有伤害。爱人的顾虑被一点点打消了,放心下来后,全力支持张先生的决定。
救人就是与时间在赛跑,张先生按照采集计划的安排来到石家庄平安医院,连续五天每天接受2针动员剂注射,为造血干细胞的采集做准备。
采集当天,张先生收到患者的孩子手写的一封《感谢信》。心中真挚的情感和衷心的感谢让张先生十分感动。“我的女儿在小的时候经历过一次手术,那时我们家庭困难,通过线上筹款平台的善款度过难关,我感受过社会的温暖和关爱,我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力量回馈社会;同时作为家属,我经历过亲人病痛的煎熬与无奈,与患者和家属感同身受,希望他们坚强,希望就在前方。”张先生表示,自己会将这份善意传递下去。
在公益之路上,张先生与红十字事业紧密相连。每年为血液病患儿送上一份“六一儿童节”礼物的京津冀彩虹计划,张先生已连续参加了三年。“希望以后有机会能带着女儿到活动现场,抱一抱可爱的孩子们,亲手为他们送上一次礼物。”张先生笑着说到。
对于无偿献血,张先生坚持9年,累计献血33次,总量达10000ml,获得“无偿献血奉献奖”的金奖;对于捐献造血干细胞,张先生毫不迟疑答应2次,如今成功完成一份心愿。他对患者送上祝福:“希望患者早日康复,越来越好!”此外,张先生也表示,以后将继续坚持无偿献血,积极参与志愿者服务活动,通过自己的行动号召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造血干细胞捐献事业,温暖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