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抚宁区界岭口村,穿过村口砖石斑驳的主城门,仿佛穿越了一条时空隧道,回到了那个烽火连天的时代。明代时期的界岭口,北侧大山重谷,南侧一马平川,是汉族与蒙古族等游牧民族的分界线,古称“界岭”。明洪武十四年,这里修筑了界岭口关,成为蓟镇长城的重要关隘之一,是“外控辽左、内护京陵”的重要隘口。在岁月侵蚀下,古代界岭口关的西月城和瓮城已经损毁成了废墟,但东月城基本保存完整,不过它已经从军事堡垒变成了民居,成为今天的界岭口村。
保存基本完整的界岭口村长城。记者 方竟凯 摄
在界岭口村党支部书记郭秀芝的带领下,记者前去一探界岭口村的前世今生。据村史记载,界岭口雄关由两座城堡组成,即东西月城。东西月城形成的关口防御体系状如两个红缨枪尖端紧锁关口,另一端挂在东西相对的两山顶上。从整体景观看,两个城堡更像两个巨大的龙头,连接的长城就像东西两条龙蜿蜒远去,而两龙头相对,紧锁关口的同时,又形如正向洋河水畅饮,恰似二龙戏水。现在关城只存东月城。顶峰处有圆台一座,圆弧中心开一个拱券门,城门高高拱出,拱券高达5.5米,进深9米,厚5米多城墙两旁列阵,城墙为八字形顺山势而建,分左右直至山脚处和西城墙南北两段连接。
从空中俯视,建在古堡中的界岭口村,城内的民居、道路仍然沿袭着适应战争的九宫格布局。城堡内保持原有道路的空间线型及尺度,严谨和谐,线条清晰,与周围地形地貌和山水自然景观相得益彰。街巷均以步行街为主,街巷路面以花石铺砌,看上去古朴沧桑而优雅。整个村庄东高西低,原来水道已堵,雨水穿西城经西门流入洋河。“老街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郭秀芝告诉记者,在当年,这里可以说是店铺林立,是北京以东长城沿线非常有名的商品集散地。
在郭秀芝的引领下,记者来到了古井“琼浆泉”,井中依然水量充沛深不见底。井边立有一古碑,为“凿井记事碑”,但碑文已模糊不清。郭秀芝告诉记者,“琼浆泉”有1000多年历史,犹如见证着沧海岁月的眼眸, 见证了关隘和村庄的发展和变迁,也承载了这里的历史和文化。
除了“凿井记事碑”,界岭口村还保存有“长城记事碑”和“边粮碑记”等古石碑,最为珍贵的是“长城记事碑”,其记述了隆庆四年指挥修筑界岭口一带长城的主要将领姓名及督建和巡视。据了解,明代长城上遗留下来的大量碑刻中,以记载边墙修筑情况的为最多。边墙是明长城工程中的主体,结构非常复杂,所需研究的内容非常多,如墙体结构、种类、等级及其附属设施等,从中可以了解明代长城建筑规模形制、边镇军事体系、职官配置、防御思想等信息,是长城文献史料很好的实物佐证。碑刻资料的存在可与文字记载相互印证。而“边粮碑记”碑文则为界岭口长城上具有法律效用的碑刻,公布了边防向地方征粮的规定,是研究长城建筑史的珍贵实物,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这样一座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古村落,千百年来一直默默地守护在长城脚下。2012年,界岭口村被省政府确定为我市唯一的“河北省历史文化名村”。2014年,界岭口村被国家住建部等7部委评为“中国传统村落”。近年来,为使古老的界岭口村重新焕发容光,进一步擦亮中国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名村的珍贵名片,界岭口人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村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着力从组织振兴、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5个方面入手,因地制宜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深度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加快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界岭口村正以崭新的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