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哈院风湿免疫科:奔跑在学科建设的最前沿)
整洁敞亮的病房,宽敞明净的病区走廊,安静温馨的诊疗环境……走进衡水市人民医院(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南院区2号楼六层风湿免疫科,一切都是那么安静而祥和。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照护下,患者感受到了家一般的温暖。
说到风湿免疫病,不少人都感叹它是“不死的癌症”,作为一个大类疾病的总称,细数下来高达120多种,且多为慢性疾病,“伪装性”高、患病人群范围广、临床发病率高。一个不注意就累及全身,导致残疾或死亡。但又因为大家对它缺乏了解,导致大量的风湿免疫病人无法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
“自从搬到南院区后,科室软硬件环境、患者就诊意愿及就医满意度实现‘三提升’,很多患者是亲戚、朋友介绍过来的。”该科主任徐凤金介绍。
哈院风湿免疫科成立于2018年1月,是我市率先独立成立的风湿免疫专业科室,凭借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技术实力,在常见、疑难风湿免疫病的诊疗方面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去年11月,风湿免疫科被划为哈院第一批搬迁至南院区的科室。在医院的统一安排部署下,科室原班人马安全、有序、高效完成了搬迁。
徐凤金(右一)带领医护人员精心查房。
新环境、新面貌、新希望,徐凤金带领大家铆足干劲,全力以赴在这片新鲜的“土地”撒上希望的“种子”。哈院党委以今年的“学科体系建设年”为引领,给予风湿免疫科充足的滋养,期许在学科建设上更加惠及衡水幸福民生。“立足于更好地满足广大风湿免疫疾病患者的需求,我们设有重症病房,并且配备了一流的激光治疗仪、监护仪、气压泵等监护抢救设备,有效提高了诊疗水平和服务能力;病房内还配置了床边呼叫系统、专用衣柜、高清电视、轮椅等,患者可乘专门电梯直达CT检查室。”徐凤金如是说。
组织科研活动。
焕然一新的环境,提档升级的设备,为学科高质量发展开辟了新天地。医学硕士、主任医师徐凤金,已经从事风湿专业16年,对于风湿免疫性疾病危重症抢救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近年来主持并参与多项科研课题,担任了河北省女医师协会风湿免疫专业委员会常委、省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医师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常委、衡水市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等多项社会职务。在她诊治过的患者中,转介绍是常态。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今年4月初,哈院南院区收治了一位邢台南宫市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干燥综合征患者,入院时患者因多关节肿痛、口干眼干、乏力、进食差,而心灰意冷。徐凤金带领医护团队,根据患者病情精心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为患者选择最合适的药物,很快这位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化验指标恢复。“俺们附近村还有个人跟我的症状差不多,咱打电话叫他来这里,虽确诊的病名和我不一样,但疗效都那么好。”这位患者讲到前来就医的感受,获得感满满。
服务细致周到。
在科里,无论是采访患者,还是倾听医护人员心声,都能感受到哈院风湿免疫科医护人员坚定“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迸发“斗罢艰险又出发”的劲头,那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的工作劲头,让人折服。为了能在生死间手持利剑劈向病魔,徐凤金带领着同仁一直奋斗在路上。她鼓励年轻医生们攻克疑难杂症,定期组织安排业务骨干到北京协和医院等大医院进修,并通过住院医师培训、病历点评、疑难病例讨论等,培养了梯队合理的人才团队。目前,全科拥有医护人员17名,其中7名硕士研究生,擅长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炎性肌病、硬皮病、系统性血管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骨关节炎、结缔组织病相关肺间质病变等多种常见风湿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对一些罕见病,如白塞氏病、Cogan综合征、SAPHO等亦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形成了鲜明的科室诊疗特色。
风湿免疫科的患者,很多都长期忍受“疑、难、杂、症”的困扰。发病原因不明、进展迅速,无规律可循、病情复杂且易复发,这就需要在日常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认真、细致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发现病情变化给予及时处理。为此,徐凤金带领医护人员同心同向,非常注重患者的心理需求和情感体验,让患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安心、舒心、精心治疗,深受患者及家属好评。今年2月,一位焦姓患者全身疼痛却找不到病因,辗转多家医院来到哈院南院区。徐凤金和主治大夫孙梅青详细问诊,凭借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很快确诊老人患有风湿多肌痛。对症治疗后,第二天老人就症状见轻。康复出院时,老人给医护人员留下了一封情真意切的感谢信:“你们和善的微笑、亲切而温暖的话语、精准的治疗,让我早日康复了!”
金杯银杯不如患者的口碑。徐凤金说,要继续带着大家学习新技术,积累更多经验,让患者得到更高水平的救治。目前,她正带领科室团队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风湿病方面的课题研究,用妙手仁心守护患者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