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文化风情<403> | 留法勤工俭学两三事)
高阳历史悠久
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传承渊源
汇集了“千年古县”“红色故里”
“家纺名都”“商贸名城”“华侨之乡”
“戏曲之乡”“武术之乡”等诸多美誉
在441平方公里的高阳大地上
每一件事,每一种物,每一个人
都尽情书写着
“颛顼故都,八才旧里”的独特韵味
今天,让我们跟随
高阳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讲解员孟彤彤
品读留法往事(二十)
陈书乐 口述
01
留法勤工俭学回忆
我生于河北省武清县南蔡村的一个农民家庭,因为连年水旱天灾,家中虽有几十亩地,收获不能自给,还要靠父亲和叔父当店员的工资收入糊口。1916年我十七岁时,家中让我去学商,先在北京前门外西河沿一家金店学徒,因营业不好金店关门,后又去小蒋家胡同绸缎庄学徒。
02
在布里村留法工艺学校
在绸缎庄学徒一年多,一天接到友人来信,介绍河北保定高阳县布里村新设的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开始招考学生,不收学费。接信后我没有征求家长意见,向绸缎庄请了假,即去高阳布里学校报考,幸而录取,于1918年春入学。当时从北京去入学的只有我一人。另外有山东省一人,叫姜信。其余同学均来自高阳、蠡县、饶阳三县。学生多半是中学一、二年级的文化水平,学校设法文、中文、算术、工艺等课程。
1918年秋,从湖南省来到该校一班中学生,约三四十人,由蔡和森同志率领,他并任中文教员。他到校后,与几何教员沈宜甲住一屋。因语言不通,习惯不同,师生之间与同学之间很少来往。有时湖南班召开座谈会或演讲会,亦约请河北班同学参加。但是应约出席的不多。我因是河北班班长,开始时每请必去,后来因语言实在难懂,参会收获不大,渐渐也不去了。但有几位湖南学生与我个别来往较多,如王惟生、颜昌颐、傅昌钜等。
在教员中有同蔡和森同志一起到布里村的沈宜甲先生,他大约是安徽人,我班学生都不愿听他讲的几何课,因费时间太多,大家所注意的首先是法文,其次是中文、普通算术与机械操作。教中文的李宝华先生是一位旧文人。法文教员齐连登先生是前巴黎豆腐公司工人,高阳县人,对湖南班学生教课很用心,因湖南学生大多数都有英文底子,学法文进步很快,所以他特别满意这班学生,对蔡和森同志也很亲切。我对蔡和森同志的印象,觉得他和蔼可亲。记得他曾在座谈会的黑板上写过“团结、救国、互助、协助”等字句。但我没有直接同蔡和森同志谈过话。四个多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我们在布里村预备班时,没有报纸看,因村庄交通不便,学生们也没有看报的要求。我自从离开商界到出国这段时间,几乎没有看过报,思想闭塞的程度就可想而知了。当时,唯一的想法是出国学技术,回国兴办工业。
03
预备赴法的各种困难
1918年末,学期结束,学校停课,让大家预备路费和出国的一切费用,整装待发。我回家要钱,没有;向亲朋告借,不成。只好写信给齐连登先生诉说我筹措旅费遇到的各种困难。1919年4月间,接到齐的回信,叫我去北京商议赴法问题。我见信后即去京,寓居前门外一个同乡家中。与同学们见面后,才知他们早就来京等候,并都已与家中人告别。因等候时间过长,他们又不愿再转回家乡,经过华法教育会代为交涉,先到西山一所寺院中去住了两个多月。当时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才停止,海洋内经常发现战时留下的水雷,英法等国的船只均不愿航行。只有日本船敢于冒险去欧美。日本船吨量小,客货齐载,客运票价比英法船节省好多,只是航行时间太长。另外,当时国内反日情绪高涨,华法教育会也不给买日本船票。同学所带的路费都不多,长久等待别国的船,花费太大。我到京时,他们正处于两难之间。同学每天见面商议,感到如果将买船票的钱在北京作为吃饭、住房、零花用去,真是太可惜了。至于我个人的问题,齐先生对我有好感,愿意设法帮助。他对我讲,你同大家一路走,用大家多余的钱给你买一张船票就行了。有一天,我不在场,他将同学们集合在一起,向大家说明我的困难,又将他个人的想法告诉大家,大家都愿意帮助我,并表示等我到法后何时有钱何时再归还大家。事后齐先生向我说,船票问题已解决。我非常感激他与各位同学的美意,行动也积极起来。大家决定派几位代表到华法教育会去请求,向他们说明大家的经济情况不允许再拖延下去,除了速购买日本船票,没有他法。五位代表有齐连登、张治安、严瑞昇、孙松亭和我,一同去见华法教育会代表彭济群。彭感于大家的困境,同意乘日本船去法国,但何时有船尚不能确定,需要到上海候船。代表立刻向同学们转告所得结果,大家非常高兴,决定在三天后离京去上海。华法教育会还为我们开了一个欢送会,由彭济群主持,并请法国人铎尔孟讲话。
五月二十日左右,早八点由北京站乘车,约两天一夜到上海。上海华法教育会代表洪某等到站接待,并将我们安置在离车站不远的一个客栈中,共住了十八天。临上船前几天,还开了一 个欢送会,会后全体合影留念。我们坐的这艘日船是一只七千吨的航海船,客货并运(船名已记不清了)。同船旅客共有华人五十七名,其中有中国驻比利时领事人员王先生,山西官费生约八名,驻法公使陈篆的侄子和一批湖南勤工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