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疾病,每年春冬季节多发,目前感染较多的主要是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临床表现以高热、乏力、头痛、咳嗽、全身肌肉酸痛等全身中毒症状为主,而呼吸道症状较轻。
防治流感的手段主要包括疫苗预防与药物治疗,但流感病毒变异性强,疫苗的研发周期长、成本高且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药物治疗仍然是防治流感的主要手段。流感来势汹汹,“药”如何应对?其实我们现在已经有了很多药物可供选择,包括:神经氨酸酶抑制剂(NAI,如奥司他韦、扎那米韦、帕拉米韦)、血凝素抑制剂(如阿比多尔)、M2离子通道阻滞剂(如金刚烷胺、金刚乙胺)、RNA 聚合酶抑制剂(如玛巴洛沙韦)等等。
抗流感药物奥司他韦和玛巴洛沙韦成为众人追捧的明星,网红神药迅速成为囤积对象,被广为抢购。
那么这两种抗病毒药物真那么神吗?海医药师为您解答。
奥司他韦
奥司他韦是一种什么药物?
奥司他韦是一种选择性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抑制药,通过抑制病毒从被感染细胞中释放,从而减少甲型或乙型流感病毒的播散。主要在胃和小肠吸收,它能抑制流感病毒活性,防止病毒体从宿主细胞中释放,具有抗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的作用。
普通感冒和流感虽然都是急性呼吸道疾病,但普通感冒以鼻病毒或冠状病毒最常见,流感则主要由甲型或乙型流感病毒导致,奥司他韦只对流感病毒引起的感冒有效,而对普通感冒无效。
奥司他韦如何使用?
治疗用药应在出现高热、头痛、全身肌肉酸痛、乏力等流感症状48小时内开始用药,发病超过48小时的急诊重症及危重症患者仍需予以抗病毒治疗,疗程一般为5~7天,疗程结束后如果病情仍很严重、有病毒复制依据或有免疫抑制状态时,可考虑延长疗程至10~14天。预防用药在流感流行期间或与流感患者密切接触后48小时内开始用药,疗程一般持续至最后一次暴露后第7天。具体的用药方案见下表。
目前常用的奥司他韦剂型主要有两种,分别为磷酸奥司他韦胶囊和颗粒剂。其中颗粒剂主要用于1岁以上儿童,用温开水完全溶解后口服,可以与食物同服或分开服用。更适合儿童和吞咽困难的患者。
而胶囊剂主要用于成人及13岁以上青少年,单次剂量75mg,每日2次,疗程5天,重症患者治疗剂量和疗程需加倍,服用时可以与食物同服或分开服用。不能吞咽胶囊的成人、青少年或儿童可通过打开胶囊将其配置为混悬液使用。胶囊剂可掩盖药物苦味,对有正常吞咽功能的成人服用方便,但也可在购买不到儿童剂型时拆开使用其内含物。
提示:
食物不影响奥司他韦在体内的吸收,饭前饭后服用都没有问题,如果服药后出现胃部不适,跟食物同服可减轻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性。如果孩子服药容易呕吐,可与少量食物如孩子喜欢吃的果泥等一起服用,以提高孩子对药物的耐受性。
临床研究表明,在发病的48 h内(理想为36 h内)使用奥司他韦,对于流感病毒均有显著疗效,可以使病程最少缩短30%,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使重症病例的死亡率下降50%。
任何时候,漏服了都应该尽快补服,但是如果距离下一次的服药时间短于2小时的话,则应跳过漏服的那次剂量,下次的剂量正常服用就可以,切莫把两次的剂量一起服用。根据奥司他韦药动学数据,奥司他韦口服后,会被胃肠道迅速吸收,血药浓度达到峰值时间约30分钟。因此,建议在15分钟以内呕吐的,补服一次全剂量;在15-30分钟内呕吐的,补服一半剂量;超过30分钟发生呕吐的,奥司他韦已被身体吸收,无需补服。
就胶囊型来说:如果孩子吐出了胶囊壳,就需要补服;没有吐出胶囊壳,则无需补服。
服用奥司他韦,常见会引起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失眠的不良反应,甚至也会发生一些严重过敏反应和行为异常、谵妄、幻觉、精神错乱等精神障碍现象。
哪些人群可以使用
奥司他韦作为流感预防用药?
接种疫苗仍然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抗病毒药物是预防流感的辅助措施,不能代替流感疫苗在预防流感中的作用。为减少耐药病毒株的出现,不推荐常规使用奥司他韦预防流感,不鼓励因社区、学校等流感流行而对健康儿童或成人使用奥司他韦进行预防。仅在以下重点人群有流感患者密切接触史的可考虑使用奥司他韦预防流感:1、未接种或接种流感疫苗后未获得稳定免疫力(接种2周内)的重症高危人群(如妊娠或产后4周女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抑制或缺陷人群、肥胖患者、65岁及以上人群,以及伴有肾病、肝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等基础疾病患者)。2、与重症高危人群有密切接触的卫生保健人员或医护人员。3、接种疫苗后难以获得有效免疫力的严重免疫缺陷人群。4、器官移植患者等极高危人群可在流感暴发季提前预防。
奥司他韦是一种处方药,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忌盲目滥用和过度使用。奥司他韦主要作用是阻止病毒扩散,而不是阻止病毒入侵。因此, 对于没有感染流感病毒的正常人来说,服用奥司他韦不能预防病毒感染。奥司他韦可与退烧药对乙酰氨基酚联合使用,二者无需调整剂量。同时,流感盛行期间,需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勤加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且如果流感期间服用奥司他韦症状没有缓解,一定要及时就医!
玛巴洛沙韦
玛巴洛沙韦是一种什么药
玛巴洛沙韦由日本盐野义制药公司研发,2018年在日本和美国先后批准上市,2021年在欧盟和中国先后上市。在中国,玛巴洛沙韦片批准用于12周岁及以上单纯性甲型和乙型流感患者,包括既往健康的患者以及存在流感并发症高风险的患者。
2023年3月21日,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本品用于治疗既往健康的成人和5岁及以上儿童单纯性甲型和乙型流感患者,或存在流感相关并发症高风险的成人和12岁及以上儿童流感患者。
临床疗效及用法用量
玛巴洛沙韦是一种前体药物,口服之后经人体代谢为具有抗流感活性的巴洛沙韦。巴洛沙韦是一种Cap-依赖型核酸内切酶,抑制流感病毒的RNA复制。奥司他韦作为一种神经氨酸酶抑制剂,阻止新形成的病毒颗粒从被感染细胞中释放。两相对比之下,玛巴洛沙韦在更前端阻止流感病毒在人体细胞中的复制与进一步散播。
在玛巴洛沙韦的2期和3期临床试验中,玛巴洛沙韦组患者的流感病毒载量下降速度明显快于安慰剂组或奥司他韦组。在改善流感症状时间方面,总的来说玛巴洛沙韦组明显短于安慰剂组,与奥司他韦组相近。对于感染乙型流感病毒的患者而言,玛巴洛沙韦改善流感症状的时间较奥司他韦具有一定的优势。
在症状出现后48小时内单次服用,可与或不与食物同服。与奥司他韦用法有所不同,区别见下表:
注意:
玛巴洛沙韦只需要服用1次!!!!
玛巴洛沙韦避免与乳制品、钙强化饮料、含高价阳离子的泻药、抗酸药或者口服补充剂(如钙、铁、镁、锌或硒)同时服用。奥司他韦可以与食物同服或分开服用。
不良反应及预防代替注意
服用玛巴洛沙韦片时可能出现腹泻、支气管炎、恶心、鼻窦炎、头痛等不良反应,因仅需单次服用,患者的总体耐受性良好。
玛巴洛沙韦不能替代流感疫苗,每年接种流感疫苗仍然是预防流感的最好手段。
由于玛巴洛沙韦可能抑制流感减毒活疫苗的复制,影响疫苗疗效,因此,在接种前17天使用过玛巴洛沙韦者禁止接种减毒活流感疫苗;不过,服用玛巴洛沙韦并不影响灭活流感疫苗的接种。
戴口罩、勤洗手、打疫苗,仍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
来源:秦皇岛市海港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