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发展、惠民生、促和谐,重协商、深调研、求实效……翻开市政协过去一年的提案工作“成绩单”,每一件提案都与时代发展“同频”,与党政工作“共振”,与人民需求“合拍”,桩桩件件凝结着委员建言献策的初心和智慧,传递着政协履职尽责的使命和情怀,见证了市政协助力全市高质量发展的铿锵足迹。
2023年,广大市政协委员、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各专门委员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问题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民生问题,充分运用提案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增进民生福祉发挥了积极作用。一年来,共提出提案426件,经审查立案420件,截至目前,立案的420件提案全部办复,所提问题已经解决和部分解决的348件,占办复总数的82.9%;正在解决和列入规划逐步解决的58件,占办复总数的13.8%;因政策、体制和条件所限暂时难以解决、已作解释说明的14件,占办复总数的3.3%。
党委想什么、政府干什么、群众盼什么,提案就提什么。过去一年,市政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及对提案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市委工作要求,加强提案办理协商,优化提案工作机制,提案工作质效稳步提升。党政重视、政协主动是做好提案工作的关键。去年,市委首次将重点提案协商列入年度协商计划,首次在市委巡察工作中了解被巡察单位提案办理的有关情况,寻找问题并推动相关单位整改。市委书记康彦民多次阅批提案重点建议,要求有关部门研究部署推进,着力抓好提案建议采纳落实。市长向辉出席政协提案交办会议,就提案办理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并多次点题批示落实提案建议。市政协主席王晓燕多次主持研究提高提案办理质效的意见,带队开展重点提案协商督办。
一次次调研,一次次视察,一次次协商,形成一篇篇高质量调研成果,成为党委、政府作出重大决策的重要参考。420件提案涵盖沧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聚焦经济高质量发展谋良策,推进华北石化转型升级、深化链条建设加速化工产业转型升级等建议,在《沧州市绿色化工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沧州市加快推进绿色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等文件中得到体现;着眼文化繁荣发展献良计,发挥高校资源优势助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深化大运河非遗项目研究、建设大运河文旅休闲长廊等建议,被充分吸纳到《“中国大运河非遗之城”建设整体规划方案》等多个政策措施中,助推“中国大运河非遗之城”创建;关注保障和改善民生出实招,建立农村“县乡村一体化养老保障体系”等五条建议得到有效采纳,被吸收转化为发展医养结合工作的具体举措……每一件提案都紧扣时代脉搏,聚焦中心工作,突出问题导向,饱含为民情怀,彰显了广大政协委员的责任和担当,体现了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许多建议被各部门单位采纳、落实或体现到相关规划和工作中,为党政科学决策提供了依据和支撑,也为推进沧州市经济社会和各项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提案工作,基础在“提”,关键在“办”,委员建议“真落地”,才有民众“真满意”。一年来,市政协始终坚持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提升提案工作质效。对标全国政协提案办理要求,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市政协首次提出将“采纳率、落实率和委员满意率”作为检验提案工作水平的标志性指标。同时,用好“提案+”全链条直连直通协商建言平台,加强室委协调,及时将高质量的大会发言、调研报告、社情民意信息等建言成果转化为提案,取得一批有成效的办理成果,激发了委员履职积极性。为加强与市委办、政府办的协调,突出做好全链条、多方位、常态化的协商督办工作,市政协建立健全了提案办理协调、领导批办、提案监督协调、会客厅议政室衔接协调、提案巡察协调、工作交流协调等六项协商机制,实现了政协与“两办”沟通协调的和谐顺畅,收到了提得认真、商得深入、办得满意的效果。去年,市政协还首次推出对重点提案进行民主评议,重点提案的七个承办单位向市政协常委会议汇报提案办理思路、措施、取得成效等情况,与会市政协常委们进行现场评议,督促承办单位进一步提升办理质量,促进提案成果转化。
向着新目标,奋楫再出发。站在新的起点,市政协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北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市委部署要求,强化理论武装、加强政治引领、精准建言资政、广泛凝聚共识,准确把握新时代提案工作的特点和规律、责任和使命,以高质量提案助力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设沿海经济强市贡献政协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