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岁儿童小彬(化名)突然被一阵阵腹痛“袭击”,父母本以为是小毛病,谁曾想,第二天疼痛感不仅没有缓解,还发起了高烧,立即到当地医院就诊,经彩超发现小彬胆囊出现扭转,胆囊扭转是一种罕见的疾病,儿童胆囊扭转更是十分少见,由于当地技术有限,看着小彬痛苦的样子,小彬父母焦急地在四处打听,后经多方了解,来到保定市第二医院肝胆外科寻求一丝希望。
入院后,小彬面容痛苦,高烧不退,精神状态十分不佳,整个人缩成一团,经过肝胆胰脾彩超的详细检查发现,小彬的胆囊已经呈S状扭转,就跟“麻花”一样,而且壁厚僵硬并伴有急性胆囊炎。如不及时手术,炎症会加重,可短时间内出现坏疽、穿孔及弥漫性腹膜炎,甚至有生命危险,肝胆外科副主任刘建辉立即组织医疗团队对小彬的病情和治疗方案进行讨论。但由于儿童胆囊扭转情况十分罕见,考虑到小彬年龄过小,为减少创伤,减轻痛苦,在与家长进行详细沟通后,决定为其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保定市第二医院肝胆外科团队凭借娴熟精湛的腹腔镜技术,历经45分钟,完整的切除了胆囊,手术成功,小彬转危为安。术后,经过肝胆外科ERAS快速康复,小彬痊愈出院。
据刘建辉介绍,胆囊扭转(gallbladder volvulus, GV)是指胆囊沿胆囊管及胆囊动脉轴线扭转所导致的严重的胆道急腹症,是一种罕见的急腹症类型,因其少见且症状缺乏特异性,有文献报道其误诊率高达82%-100%。多发于老年人和成年女性,儿童胆囊扭转更为罕见。目前胆囊扭转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解剖学来分析“系膜胆囊”是胆囊扭转的发病基础。
成年人及老年人胆囊扭转发生认为多与以下原因有关:(1)先天的解剖学变异:系膜胆囊,胆囊游离、下垂,胆囊管长,漂浮活动度增加。(2)老年人内脏萎缩、下垂和弹性下降、韧带松弛,胆囊活动度增加,也容易使胆囊发生扭转。(3)体型瘦弱、脊柱侧弯等也被认为是胆囊扭转的危险因素。(4)当剧烈运动时体位变动或胃肠强烈蠕动,甚至胆汁淤积、结石嵌顿也可诱发胆囊扭转。但胆囊结石与胆囊扭转的发生并无必然联系。
儿童发病以先天性的结构异常为主,分为两类型:(1)胆囊通过其胆囊系膜黏附于肝下缘表面,系膜较为松弛;(2)仅依靠胆囊管与肝下缘相连。这两种结构特点使胆囊体、底更容易漂浮不定,加上运动、胃肠蠕动的影响更容易产生扭转。小彬便属于第一种结构异常。腹腔镜手术治疗是目前胆囊扭转最安全有效的方法。(南文佳 李山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