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河北 > 正文

从单干到抱团,一个乡村里的“穷棒子社”树了啥?——再悟西铺“三条驴腿”的时代意义

0
分享至

   古语有言“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而民以食为天,食以地为根。古往今来,凡是与土地相关的事都不是小事。

在唐山有一个村子,同样的土地,同样的耕耘,却有了不同的结果。艰苦岁月的磨砺,辛勤汗水的浇灌,不仅收获了粮食和果木,还有荣誉和精神财富,成就了“整个国家的形象”,写下一段辉煌的历史。

迈出初始的步伐,不仅需要勇气和胆量,更要有智慧和胆识。当面对现实和抉择,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就是目标。关键时刻党员就是带头人,一切从实际出发,敢闯敢干就是担当,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情,实现自己的目标。

当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的时候,我们又来到了西铺村,再次感悟老典型的时代意义。

王国藩:合作塑造了“形象”

一个小小的合作社,而且还是个“穷棒子社”,怎么就成了“整个国家的形象”?这是西铺最值得说的一件事。

西铺地处遵化市城东20公里的半山区,当年是远近闻名的穷山村。

进入位于村委会院内的“穷棒子”村史馆,展厅内陈设的展品、展墙上的照片和文字,讲述着当年23 户贫农依靠“三条驴腿”办起“穷棒子社”筚路蓝缕、艰苦创业的往事,让人在历史的回溯中重温那段苦乐与共的峥嵘岁月。

“我父亲常年给地主扛长活、打短工,但是家底子太薄,一年四季填不饱肚子。穷到啥份上?全家只有一条裤子,谁出门谁穿!”邵坤说。他是“穷棒子社”23户贫农的后代。

1952年,王国藩、杜奎领导23户贫农组建了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人称“穷棒子社”。(资料片)

新中国成立前,在地主、富农的剥削压榨和长期战乱的蹂躏下,西铺村民的生活一贫如洗。新中国成立后,西铺实行土地改革,村民的生活条件虽得到明显改善,但许多农户在生产、生活上仍存在诸多困难,再赶上自然灾害,很快又出现了新的贫困户。

1952年,党中央号召农民走合作化道路,西铺村党支部委员王国藩和杜奎在群众中广泛宣传,很快激发了农民入社的热情。10月26日晚,王国藩、杜奎等23户在王荣家里成立了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有着十几年党龄的王国藩被推选为合作社主任。经清点,合作社财产只有230亩土地和“三条驴腿”。“三条驴腿”是指土改时分给西铺的一头驴,入社农户占四分之三股份,只能社里用三天,社外用一天。一些富裕户说:“看他们除去要饭的罐子,就是打狗的棍子,还有什么?这样的‘穷棒子社’早晚得穷散了!”王国藩却说:“别人笑话我们是‘穷棒子’,但我们人穷志不穷,只要有志气,什么困难都不怕。”

“从‘穷棒子社’成立那天起,王国藩一门心思扑在社里的大事小情上,他想改变家乡世代贫困的面貌,让百姓过上好日子。”“穷棒子社”23户贫农的后代、西铺村现任党支部书记杜合军说。

“穷棒子社”成立后的第一个冬天,社员们打破冬闲的习惯,徒步到15公里外的山上砍柴,用换来的430多元现金解决了生产资金紧张的问题。第二年春播,社员们互相竞赛,牲畜不够就用人拉犁。到1955年,合作社拥有大牲畜52头、大车5辆,实现总收入5万余元,当年向国家交售余粮2700多公斤。经过几年努力,“穷棒子社”从仅有“三条驴腿”到“肥猪满圈、牛羊满山”,许多富裕社都不如他们。

1956年1月1日,西铺与东铺、大于沟、白马裕村组成了当时遵化县第一个高级社——建明农林牧生产合作社,王国藩担任高级社主任。高级社成立后,充分调动社员积极性,极大提升了生产力。“穷棒子社”的事情很快传到中央,以“穷棒子社”发展历程写成的调查报告,入选中共中央办公厅1956年1月编印的《中国农村社会主义高潮》一书,毛主席亲自为其写了按语,将“穷棒子社”誉为“整个国家的形象”。由此,“穷棒子社”成为中国农业合作化运动的一面旗帜。

1957年2月,王国藩出席全国农业劳动模范代表大会,被中央人民政府授予金质奖章。大会闭幕式上,毛主席把一面奖旗送到王国藩手中,称赞他是“建设共和国的功臣”。从1957年到1969年,毛主席先后10次与王国藩见面。对王国藩来说,这段幸福且荣耀的经历让他终生难忘,是激励他奋斗毕生的源动力。

70多年过去了,王国藩和他的社员都走了,西铺的生活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王国藩勤于生产、简于生活的精神依然影响着家人。现在,王国藩住过的宅院是个极其普通的农家院,屋内柜子上摆放着毛主席跟王国藩握手的照片。在家人眼中,这张照片弥足珍贵。

回忆往事,王国藩的儿子王子华深情地说:“父亲一辈子没有享过福,但他留下的‘穷棒子’精神是最宝贵的财富,会一直激励着我们!”

杜合军:致富实现了愿望

“老一辈付出了那么多,就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这片土地不仅长出了粮食,更长出了‘穷棒子’精神。我们继承父辈艰苦奋斗的精神,为了美好的生活拼尽全力,这是压力,也是动力。”对王国藩当年组织23户贫农靠“三条驴腿”办起“穷棒子社”的历史,西铺村党支部书记杜合军感悟颇深。

在西铺村“穷棒子”村史馆,一个个写满沧桑的农具穿过历史的云烟,记述着当年那段战天斗地的往事,见证着西铺村的前世今生。“别人笑话我们是‘穷棒子’,但我们人穷志不穷,只要有志气,什么困难都不怕。”王国藩的这句话被张贴在墙上,时刻激励着西铺人勇往直前,奔向幸福生活。

作为“穷棒子社”23户贫农的后代,杜合军曾在外经商,凭借融入血脉的“穷棒子”精神,拼出了一片天地。有所成就的他始终惦记着家乡的父老乡亲,惦记着西铺村的发展。杜合军说,以前的西铺村土地贫瘠、粮食产量低,王国藩组织23户贫农成立合作社后,大家不再单打独斗,互帮互助,摘掉了穷帽子,填饱了肚子。村民们看到了团结的力量,互助组从最初的23户壮大到80多户,西铺村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欣欣向荣的景象。“只要我们拧成一股绳,相互扶持,我们的生活一定能再上新台阶。”杜合军说。

2023年8月14日,说起当年父辈们艰苦奋斗的经历,杜合军(中)和“穷二代”们觉得必须把“穷棒子”精神传承下去。

2018年,杜合军上任后,村两委干部和村民齐心协力,实现了村内道路硬化,新建了幼儿园,不断改善村民的人居环境,广泛探索致富良策。

“我是在合军的指点下种植栗蘑的,现在一年四茬,收入挺可观。”61岁的王德富同样是23户贫农的后代,现在是村里的致富能手。他十几岁开始凭借木工手艺讨生活。随着国家政策走进山村,山场土地分到农民手中,王德富和兄弟承包了600多棵果树,白天外出劳作,晚上做米面加工生意,在20世纪90年代就有了10多万元的积蓄。后来,他经营过农用车,开过砖厂,现在更将老厂房改造成冷库,经营板栗加工、油品加工和栗蘑种植等产业。“我们西铺人骨子里有种拼劲,以前的苦日子好像就在昨天,我们绝不能再过回以前的日子。”王德富说。

山上栗树成荫,栗蘑长势正旺,作坊里晶亮清澈的核桃油、苦杏仁油、香油散发着阵阵香气。“没想到这么个小山包底下有忒多好东西!”来西铺村的游客时常发出这样的感叹。如今,西铺村的优质农产品远近闻名,杜合军作为法人,成立了唐山市圣水裕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秉承“穷棒子社”互帮互助的理念,帮助村民开辟销售渠道,将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对于未来,杜合军有着自己的打算。西铺村的栗蘑销售红火,他谋划从村里拿出一部分土地,组织村民开展栗蘑科学种植,提高产量。依山而建的西铺村,拥有良好的旅游资源,他准备扩大山上的水面,引入旅游项目,打造旅游景点,带动农家院经济。“我们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红火。”杜合军踌躇满志地说。

1952年“穷棒子社”诞生,西铺人靠自己的双手,终结了“糠菜半年粮,祖居破草房,全家一条被,三载着一装”的苦日子。如今,西铺村的“穷二代”们继承了前辈的“穷棒子”精神,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合作社”已现雏形。“我们有党的好政策,有父辈的精神激励,有用不完的干劲,西铺村致富实现了父辈们的愿望。”杜合军说。

田玉存:榜样传递了力量

“记者是苦差事,采访是一门大学问。”这是本报老记者田玉存的切身体会。他从事新闻工作30多年,唐山的许多乡村有他的足迹。

1987年田玉存到西铺采访。当时“大包干”政策推行,西铺作为以“合作社”闻名全国的老典型有何境遇,会怎么干?“我必须去现场看看!”强烈的好奇心和责任感促使他下乡一探究竟。

“当深入了解后,很多地方出乎了我们的意料。”田玉存和同事扎进村里,7天里走访了王国藩家、村书记家、村史馆、村办企业等地,看到了纺织厂、电线厂、贸易公司等企业,在田间炕头掌握了第一手资料,挖掘了很多故事。“想不到,西铺早就开始施行了‘大包干’;想不到,西铺1983年就有了个体户;想不到,村办企业就有六七个。西铺当时又一次走在了唐山地区改革前列。”田玉存很惊喜。

“大包干”的实施,让西铺“活”了起来。采访中,他们看到西铺人的那种坦然,利用村里设施办起了企业;他们看到有了土地自主权的农民,在农田里热火朝天地劳作;他们看到年迈的王国藩和村干部们为村办企业奔走,发展集体经济……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西铺没有躺在之前的“功劳簿”上讨生活,而是从种地打粮这种单一的生产模式,转变为多元化发展、多渠道增收,不断探索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

田玉存说,搞“穷棒子社”是为了百姓过好日子,搞“大包干”也是为了百姓过好日子。西铺一直在变,但“穷棒子”精神没有变,干部团结群众的作风没有变。从王国藩到后来的几任书记,都一心一意为百姓服务。王国藩告诉他们:“累也得跑!也要干!西铺绝不能落后!”

“西铺的精神,让我很有感触。30多年里,我一直关注农村,采访从不敢懈怠。”田玉存说。

聊到从业的经历,他说每一次采访都是一个故事。

1961年5月5日,《唐山劳动日报》刊登了徐绍震关于西铺思想政治工作的调查《思想红 团结紧 干劲高》。

那时交通不发达,记者采访的路显得很漫长。一次,田玉存去迁西采访,乘公交车、搭手扶拖拉机到了闭塞的山村。白天,他走家串户采访;晚上,住在生产队的饲养棚挑灯写稿,夜里总被驴马的嘶叫惊醒。“用馇猪食的锅做饭,有种特殊的味儿。”田玉存笑道。一周采访结束后,他返回市里时不巧赶上大雨,山路难行,班车受阻。“我只好找了根树棍,挑着采访包翻山越岭回单位。”他回忆,没想到就在自己返回的前一个夜晚,家里的简易房进了坏人,吓坏了妻子,幸亏邻居赶来,歹徒才逃走。“我们根本顾不上家,都习惯了。”田玉存说。

“记者不但要肯付苦,更要用心吃透政策、了解技术,把专业的工作变成通俗的文字。”田玉存回忆,一次,他到农研所采访高粱新品种研发,听不懂被采访对象的专业讲解,便下定决心啃下这块硬骨头!他马上到农业局借了相关资料,利用周末埋头恶补。下周一他再去采访,不仅听懂了被采访对象的讲解,还能与他顺畅交流,顺利完成了任务。

对于记者,他认为要传达党的声音,传递群众呼声。而党报人,则要有读万卷书的积累,有行万里路的艰辛,有记录天下事的热忱,有“事了拂衣去”的坦然。因为党报人的精神,在历史的长河中,如一枚火种薪火相传;党报人的文章,经过岁月的检验,如一壶老酒历久弥香。

西铺在改革的大潮中擎起了一面旗帜,而老一辈报人同样为后人树立了榜样,传递了力量。

【采访轶事】

1.一个罐子

2023年8月14日,杜合军将当年23户人家用过的一个粗瓷罐子捐赠给本报报史馆。

2.一幅大图

在西铺村村委会的路边,有一大幅规划建设展示图。为了更好地记录那段岁月,“穷棒子”历史博物馆正在建设中。

3.一张肖像 

对当时的采访经过,田玉存老师记忆犹新。这位75岁的老记者聊起来兴致勃勃,神采飞扬。笔者以电子屏幕为背景,抓拍了这位党报人的风采。

【采访手记】

“形象”的思维

□ 葛昌秋

西铺很有影响,是新中国有名的典范。

在中国农业农村史上,西铺是不能不说的村庄。从没有土地到分有土地,到拿出土地互助,再到成为集体所有,然后又分到个人手中的时候,中国农民才真正成了土地的主人,才有了小康的生活。

作为那时拥有“三条驴腿”的“穷棒子社”,西铺人经历并见证了这一段历史。

其实,“穷棒子”是一个轻蔑、嘲讽的称呼,但是经过努力奋斗,特别是伟人称赞后,就成了“整个国家的形象”。这不仅是干出来的,还有深刻的思辨性,“穷”有穷的说法,“棒”有棒的理解。因为思维确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

首先说“棒子”是个好东西。

它代表着力量,是支撑,也是担当,还是武器。它能敲响警钟:绝不能走老路,一定敢为人先;它能敲醒头脑:绝不能盲目干,一定审时度势;它能敲开智慧:绝不能乱出手,一定实事求是;它能敲定目标:绝不能随性来,一定措施到位。

其次说“穷”不是个坏东西。

穷则思变,在变革中谋求生存。熟读乡村哲学,从解决饭碗问题,到有温饱日子,“三十亩地一头牛,孩子老婆热炕头”就成了百姓心目中的高标准,小农意识与远大志向有挺大的距离。

穷则思干,在务实中坚定信心。打开土地账本,从选地选种开始,因地因时因人制宜,厉行勤俭节约,坚持艰苦奋斗。相信人勤地不懒,有地心才安。想当家做主人,必须甩开膀子干。

穷则思路,在办法中获得希望。讲透庄户道理,从各扫门前雪的单干,到互助互帮的组合,团结起来找出路,大家共同向前奔。种好自己“一亩三分地”的做法,是要彻底改变的传统习俗。

穷则思志,在信念中凝聚力量。把准百姓秤杆,从创业艰难困苦多,到人心齐泰山移。以人为本,讲究“人心换人心,四两换半斤”。只要坚持党的领导,选好带头人,走群众路线,有志者事竟成。

1998年10月,西铺老农带着核桃、栗子、花生等家乡的土特产走进天安门国旗护卫队,慰问守护国旗的战士们,然后登上天安门城楼放眼广场,向国旗致敬。“穷棒子”代表进京的行动,一下引起各大媒体争相报道。国旗班的战士说,他们曾接待过许多团队和朋友们,但接受农民的慰问还是第一次。这是中国农民的情怀。

当年23户的后人们感慨万千:他们守护着国旗,也有我们的一份心意,就像跟他们在国旗下站岗。没有党和国家的关怀,就没有西铺的今天,前辈的精神是最好的财富。

生活富裕了,富则思久。百姓幸福了,福则思安。但精神要传承,奋斗不能丢。

“穷”一代,组织起来,荒山野岭中苦干实干,让百姓饱起来;

“穷”二代,发展起来,绿水青山中巧干慧干,让百姓富起来。

“穷”即无穷。在乡村振兴的路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永无穷尽。

“棒”即最棒。在新时代的征程上,高质量发展中,实现“三个努力建成”宏伟蓝图,实干最棒!

(照片摄影 葛昌秋)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张颂文和鹿晗,两个顶流,一步步遭遇了“人格破产”

张颂文和鹿晗,两个顶流,一步步遭遇了“人格破产”

娱乐白名单
2025-01-15 13:53:39
女子出轨被公公抓到,公公答应隐瞒,却要儿媳满足一个条件……

女子出轨被公公抓到,公公答应隐瞒,却要儿媳满足一个条件……

极品小牛肉
2025-01-14 10:10:14
-9℃!严重冰冻!接下来无锡天气太刺激……

-9℃!严重冰冻!接下来无锡天气太刺激……

鲁中晨报
2025-01-15 10:25:12
红色预警!通告:“封闭管理,尽快离开”丨创历史新高,西安气象刚刚发布→

红色预警!通告:“封闭管理,尽快离开”丨创历史新高,西安气象刚刚发布→

鲁中晨报
2025-01-15 17:43:06
北京这一夜,被旗袍“裹”身的姜妍惊艳,国泰民安脸太大气了

北京这一夜,被旗袍“裹”身的姜妍惊艳,国泰民安脸太大气了

深析古今
2025-01-15 16:03:42
吴谨言的大肚照太瘦了!为了3月份复出只胖肚子,自律又拼的璎珞

吴谨言的大肚照太瘦了!为了3月份复出只胖肚子,自律又拼的璎珞

西瓜爱娱娱
2025-01-15 14:42:27
12.5GWh!比亚迪中标全球最大储能订单

12.5GWh!比亚迪中标全球最大储能订单

电车汇
2025-01-14 18:06:17
大批涉诈人员向缅甸妙瓦底等地转移 公安部发布提醒

大批涉诈人员向缅甸妙瓦底等地转移 公安部发布提醒

新京报
2025-01-15 20:13:21
砸锅卖铁凑300万救回女儿!吴伟东高喊:我背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

砸锅卖铁凑300万救回女儿!吴伟东高喊:我背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

垛垛糖
2025-01-15 13:01:36
为什么现在的中医治不了病?郭生白:因为中医被人砍了3刀,能治病才怪!

为什么现在的中医治不了病?郭生白:因为中医被人砍了3刀,能治病才怪!

荷兰豆爱健康
2025-01-15 06:03:40
请不要网暴她!7岁女童甲流去世母亲遭怒怼,孩子妈妈连夜曝真相

请不要网暴她!7岁女童甲流去世母亲遭怒怼,孩子妈妈连夜曝真相

荷兰豆爱健康
2025-01-15 15:19:13
外交部:中方坚决反对在没有事实依据的情况下,对中国进行无端怀疑和污蔑抹黑

外交部:中方坚决反对在没有事实依据的情况下,对中国进行无端怀疑和污蔑抹黑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2025-01-14 19:24:06
中日代表在京握手,日本抢先道歉,当着我方的面,做了重大承诺

中日代表在京握手,日本抢先道歉,当着我方的面,做了重大承诺

猎火照狼山
2025-01-15 20:55:06
成都升温!最高19℃!

成都升温!最高19℃!

鲁中晨报
2025-01-15 18:27:08
阿根廷2024年全年通胀率达117.8%

阿根廷2024年全年通胀率达117.8%

澎湃新闻
2025-01-15 09:15:04
处罚了!疯马秀结果来了!杨颖张嘉倪两人正式凉凉

处罚了!疯马秀结果来了!杨颖张嘉倪两人正式凉凉

星光历史
2025-01-14 17:52:08
纪实:高二男生在课堂上被活生生打死,死前哭求:我错了,我不说了

纪实:高二男生在课堂上被活生生打死,死前哭求:我错了,我不说了

红豆讲堂
2024-12-11 13:42:41
TikTok难民来了才发现,要论有趣的灵魂,还得是咱中国人

TikTok难民来了才发现,要论有趣的灵魂,还得是咱中国人

记录生活日常阿蜴
2025-01-15 19:07:05
中国成功欺骗了拜登四年

中国成功欺骗了拜登四年

阿离家居
2025-01-15 18:42:57
小红书上,中国被逼出了近年最好的大外宣

小红书上,中国被逼出了近年最好的大外宣

派克斯研究院
2025-01-15 15:48:00
2025-01-15 23:31:00

头条要闻

男子与朋友在家喝酒引妻不满 道歉未获谅解砍妻10余刀

头条要闻

男子与朋友在家喝酒引妻不满 道歉未获谅解砍妻10余刀

财经要闻

手机等数码产品和12类家电最新补贴来了

体育要闻

他成了CBA最长的河,我们却高兴不起来

娱乐要闻

张颂文鹿晗一步步遭遇了“人格破产”

科技要闻

余凯当“网红” 地平线应战2025智驾拐点年

汽车要闻

10万元级无图智驾 悦也PLUS全路况实测

态度原创

本地
房产
数码
健康
公开课

本地新闻

重生之我在小红薯看洋人出洋相

房产要闻

信号!年度重磅利好已出,海南发出封关最强音!

数码要闻

6000元以内最高补贴500元!手机、平板、智能手表谁先受益?

抑郁症患者称好的“乌托邦”宝地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