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河北 > 正文

领出来的保定“粮”方

0
分享至

在定兴,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助力下,越来越多的小田变大田。(资料片)

□保定日报记者 邸志永 张 洁 孟趁景 高欣悦

12月23日,雪后湛蓝天空下,定兴县辛木村麦田里,村党支部副书记裴立河试着一脚踩进去,大雪没到了脚踝。

“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种地25年的裴立河拍打了一下脚面的雪,看着连成一片的麦田,笑了。

散户种麦经济效益弱,不少村民只种一茬玉米,甚至弃耕弃种。成片的墨绿中,总有几片斑秃刺眼,并渐有扩张趋势,这让裴立河一度有些茫然。

随着保定在全域推进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辛木村流转土地1700亩,裴立河成了辛木村党支部领办土地专业合作社的副理事长,成方连片的土地有了专人来管。

谁来种地?

藏粮于民,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

70后不愿种地,80后不会种地,90后不谈种地,而会种地的60后,正在逐渐老去。

辛木村共有915户3015人,推行党支部领办土地专业合作社之初,散户是土地流转的难点。

“这些散户多是上岁数、种惯地的老人,对政策不清楚,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愿流转。”裴立河说。

村干部和党员带头,把政策掰开揉碎讲,引导农户以土地经营权入社。在保障农户承包权不变、土地用途不变的基础上,整合流转土地成方连片,变“单打独斗”为“抱团发展”。

48岁的合作社成员佟美红家有9亩多地,入社前种植玉米和小麦,年收入总共一万多元。入社后,每年除了每亩1000元固定保底收益外,每亩还有200多元的分红。

闲下来的佟美红和妻子开了个安装水暖的小店,一年下来收入超10万元。前后一对比,佟美红颇有感触:“入社后有人替咱管地,旱涝保收还省劳动力,可比自己种强多了!”

辛木村并非个例。面对“谁来种地”的困惑,定兴县以党支部领办土地专业合作社为抓手,发挥党组织引领作用,由专业化市场主体来运营。目前,全县246个有耕地村已经全部成立土地专业合作社,总入社面积6.6万亩。

“村集体+农户+经营者的利益联结机制,使各类经营主体充分发挥资金、技术、市场等优势,实现了强管理、降风险、增收益。”保定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齐福民说,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才能答好“谁来种地”的时代之问。

“地气”提升,人气倍增。

今年以来,306名大学生以保定农业职业经理人的身份,奔赴农村一线;489名“农把式”取得新型职业农民职称,种地积极性更加高涨;校地合作、科技小院、博士农场等多种举措,使越来越多的人才向乡村汇聚。

截至目前,全市有3742个村推行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占全市行政村的72.5%。

智慧农业设施助力粮田变良田,图为全自动孢子捕捉分析仪。(资料片)

种什么地?

藏粮于地,小田并大田,粮田变良田

补丁地,巴掌田,大型机械作业难。

“我们村人均耕地2.7亩,零零散散就像蜘蛛网,还夹杂不少‘插花地’。进水没渠、排水没沟,只能漫灌。等到收割,受地块限制,各家成熟时间不完全一致,大型机器都不愿进来……”说起从前种粮,望都县中韩庄镇北王疃村党支部书记孙海涛一肚子苦水。

2023年推行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中韩庄镇党委组织辖区所有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成立联合社,将流转的4000多亩土地统一调配,并与央企中化集团达成合作,由其提供全程托管服务。

“今年中韩庄镇改造高标准农田800多亩,主要是铺设喷灌、滴灌等节水设施,建成后每百亩地能增加有效种植面积8亩左右,节水达30%左右。”中化集团保定区域经理贺振宁说,规模化种植的优势正在显现。

经过省市县专家组实收测产,2023年望都县高标准农田小麦亩产达到了717.51公斤,夏玉米亩产为877.20公斤,达到了“吨半粮”标准。

“小田并大田”“粮田变良田”,在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推动下,正在保定全域推广。

在12月19日至20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和管护力度,确保耕地数量有保障、质量有提升。

作为首批全国整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截至目前,保定已建成高标准农田539.8万亩、改造提升27.3万亩。

保定市农业农村局农田建设管理处处长梁国华表示:“我市计划用三年时间,将永久基本农田全部打造成高标准农田。接下来,我们将切实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夯实粮食生产根基,奋力打造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保定样板’。”

怎么种地?

藏粮于技,科技赋能“慧”种地

走进高碑店市方官镇党委领办的高农土地联合社,3100亩的小麦地头支棱着不少新设备。

“地底下正在铺设喷灌管网,远处被栅栏围起来的是个小型多功能气象站,地块上每隔几十米的竖杆是太阳能杀虫灯……”站在农田旁,高农土地联合社理事长庞国宽不禁感慨,“现在种粮食,再不像过去那样‘土里刨食’喽!”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明确要求“强化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物质基础”。依托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方官镇在加强智慧农业配套建设方面下了不少功夫。

“刚才那些设备采集的数据,全都汇合到了这里。”在数字智慧管理中心,庞国宽指了指大屏幕,土地墒情、水肥一体化、气象、虫害等信息,在数字农业云平台都可一键调取。

在庞国宽看来,农业科技创新水平的提升,主要表现在“节本”和“增效”两个方面,农机装备水平的提升节省了成本,新一代数字技术应用则极大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

“以前浇春水,先撒肥再浇水,完成这3000多亩地少说得十来天。现在水肥一体化,通过设备把化肥液化,再通过喷灌系统,浇水、施肥一次性完成,耗时不过四五天,时间缩减了一半。全自动作业,一人操作系统就能完成,节省了原来500多户的劳动力!”庞国宽感叹不已。

科技赋能农业生产,高碑店只是全市的一个缩影。

拥有773万亩耕地,多次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集体”称号,作为京津冀重要“米袋子”的保定,正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为抓手,应用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为端好“中国饭碗”、守住“大国粮仓”,贡献保定“粮”方。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确认了!三人已被击毙

确认了!三人已被击毙

FM93浙江交通之声
2025-07-29 17:06:10
国民党前党主席连战:我支持协商统一,但是有一个前提条件

国民党前党主席连战:我支持协商统一,但是有一个前提条件

芳芳历史烩
2025-07-21 17:39:01
原来具俊晔不是一个人去墓地,身后惊现神秘人 是摆拍还是真深情?

原来具俊晔不是一个人去墓地,身后惊现神秘人 是摆拍还是真深情?

心静物娱
2025-07-30 10:41:20
上海发布暴雨蓝色预警

上海发布暴雨蓝色预警

界面新闻
2025-07-31 17:51:29
何猷君这瓜有点大!原来豪门这么乱的,其姑姑和堂弟黑历史被扒出

何猷君这瓜有点大!原来豪门这么乱的,其姑姑和堂弟黑历史被扒出

吃瓜少女张小暖
2025-07-31 17:30:38
陪练买不起北京房,作为主力,王曼昱一年收入多少?四大收入曝光

陪练买不起北京房,作为主力,王曼昱一年收入多少?四大收入曝光

东球弟
2025-07-31 12:54:10
刚刚,乌克兰通过恢复反腐败机构独立性的法律

刚刚,乌克兰通过恢复反腐败机构独立性的法律

山河路口
2025-07-31 20:00:49
邻居6年每天往我家门口扔垃圾,我没理会,卖房后她愣了:你别走

邻居6年每天往我家门口扔垃圾,我没理会,卖房后她愣了:你别走

温情邮局
2025-07-15 11:57:58
严重违纪违法,刘雄昌被查

严重违纪违法,刘雄昌被查

FM93浙江交通之声
2025-07-31 00:21:41
确定了!克里斯拒绝辽宁,续约山东,还是需要把控好脾气!

确定了!克里斯拒绝辽宁,续约山东,还是需要把控好脾气!

篮球资讯达人
2025-07-31 19:31:48
俄军在第聂伯罗摆拍升旗被消灭!乌军发动猛烈空袭

俄军在第聂伯罗摆拍升旗被消灭!乌军发动猛烈空袭

项鹏飞
2025-07-30 21:03:18
比厕所还脏,比砒霜毒!暑假“遛娃”圣地,居然藏着妇科病危机?

比厕所还脏,比砒霜毒!暑假“遛娃”圣地,居然藏着妇科病危机?

毒sir财经
2025-07-28 14:35:49
官宣加盟!辽篮签约杰隆布朗细节薪资曝光,杨鸣满意,赵继伟表态

官宣加盟!辽篮签约杰隆布朗细节薪资曝光,杨鸣满意,赵继伟表态

佳佳说奇事故事
2025-07-31 19:39:47
哈佛展出王羲之《道德经》真迹,全卷一字未损,专家:无价之宝

哈佛展出王羲之《道德经》真迹,全卷一字未损,专家:无价之宝

幸福娃书画苑
2025-05-10 10:53:03
首个为释永信发声者现身!称中国人要讲良心,心中仍有他一席之地

首个为释永信发声者现身!称中国人要讲良心,心中仍有他一席之地

米果说识
2025-07-31 19:16:05
武大图书馆事件最新后续:女生高调宣布保研成功将赴港读博,被扒硕士论文涉嫌造假。

武大图书馆事件最新后续:女生高调宣布保研成功将赴港读博,被扒硕士论文涉嫌造假。

贴小君
2025-07-30 21:15:23
拿全国人民的钱,补贴生孩子的家庭,对不生孩子的人公平吗?

拿全国人民的钱,补贴生孩子的家庭,对不生孩子的人公平吗?

学术星球
2025-07-30 12:15:22
怀孕无缘女排?张常宁亮相,穿无痕裤遛狗,谁注意她的小腹状态

怀孕无缘女排?张常宁亮相,穿无痕裤遛狗,谁注意她的小腹状态

体育有点水
2025-07-31 13:00:27
毛主席邀请救命恩人观礼,谁知见到人后,主席:你不是救我的人

毛主席邀请救命恩人观礼,谁知见到人后,主席:你不是救我的人

富贵纪实
2025-07-18 08:54:19
世界大运会收官!金牌榜对比:美国28枚,日本34枚,中国令人意外

世界大运会收官!金牌榜对比:美国28枚,日本34枚,中国令人意外

视听故事局
2025-07-29 10:20:17
2025-07-31 21:31:00

头条要闻

入住不到1年新楼天花板墙面开裂 当地:竣工时抽查合格

头条要闻

入住不到1年新楼天花板墙面开裂 当地:竣工时抽查合格

财经要闻

吴晓求刘煜辉对谈:讲透A股未来趋势

体育要闻

梅西:今天赢球很重要 德保罗为球队带来很多东西

娱乐要闻

站位暴露咖位:C位亮了

科技要闻

理想i8与重卡对撞测试引争议,工程师点评

汽车要闻

连续掉头/丝滑避让 传祺向往S7辅助驾驶有点东西

态度原创

旅游
艺术
健康
教育
数码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呼吸科专家破解呼吸道九大谣言!

教育要闻

25届高考生见证了历史!多省本科补录到第四轮,广西直接点击就送

数码要闻

做饭也能有愉悦感 颜值与仪式感成厨电新卖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