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河北 > 正文

“一带一路”这十年· Hi,我来自中国河北丨 一粒谷子的“跨国之

0
分享至

编者按

今年是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十周年。作为“一带一路”在环渤海地区的重要交汇点,十年间,河北乘着“一带一路”的东风,主动参与、对接、融入,与“一带一路”国家一同描绘了互联互通、共建繁荣的“丝路画卷”,开拓造福各国、惠及世界的“幸福路”。

今日起,河北新闻网、纵览新闻客户端推出系列报道《“一带一路”这十年· Hi,我来自中国河北》,看“河北元素”如何跨越山海,与“一带一路”国家共同发展,合作共赢,传播希望。

视觉:王岚

视频摄制:石璇、刘昀、于在洋、张帆 受访者提供素材

燕赵都市报纵览新闻记者杨佳薇 张帆

一粒谷子,乘着“一带一路”的东风,从张垣大地出发,飞越印度洋,在非洲广袤的土地上,结出饱满的籽粒。

这是赵治海和章彦俊一次次非洲之旅的意义,带着“张杂谷”从张家口的杂交谷子试验田,来到非洲的试验田,为这片土地带来了粮食自给的希望......

“张杂谷”漂洋过海

2015年,章彦俊在尼日利亚杂交谷子试验田进行技术指导。受访者供图

“那是我第一次出国。”说起第一次踏上非洲的土地,张家口市下花园区农业技术推广站研究员章彦俊脱口而出,“2013年8月20号晚上11:40,坐上了去尼日利亚的飞机。”

章彦俊此行的任务,正是在非洲大地上推广“张杂谷”,他带着筛选的42个品种,经过十几个小时的飞行,来到了尼日利亚。

“彦俊的任务比较重,要筛选当地适应性品种,并制定‘张杂谷’在非洲种植推广的技术流程和发展路径。”“中国杂交谷子之父”、河北省杂交谷子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首席专家赵治海说,2000年,世界上第一个谷子光温敏两系杂交品种“张杂谷1号”诞生,其比常规种子增产30%以上,最高亩产突破1200斤,被誉为谷子杂交领域一次重大突破。“咱们的谷子产量高、适应期短、容易脱壳,3个月的短生育期,更能灵活适应降雨条件。”

但是,一粒种子,需要经过品种选育、外来物种侵害风险分析、审定等环节后,才能从北半球的中国杂交谷子试验基地来到南半球的非洲落地生根。2008年5月,第一次带着杂交谷系列种子前往非洲进行实地考察的赵治海记得很清楚:“那时,当地主要吃‘苔麸’‘手指谷’等农作物,但是产量很低。”

赵治海将杂交谷系列种子赠送给埃塞俄比亚农业部进行试种。2009年,“张杂谷”在埃塞俄比亚试种获得了成功,亩产达600斤,而当地主要粮食作物亩产只有200斤左右,赵治海更加坚定了推动“张杂谷”走出国门的信心。

终于,凭借高产、耐旱、节水、适应性强的优势,“张杂谷”引起了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关注,向非洲推广杂交谷子项目上升为国家计划。

这一次,章彦俊就是带着筛选的42个“张杂谷”品种,来到了尼日利亚试验田。

试验田在尼日利亚土地贫瘠的凯比州。“从机场到凯比州大概500公里,车开了8个多小时,最高时速四五十迈,看到一路的荒草,我内心反而更加坚定了。”

然而,章彦俊想不到的是,让种子“搬家”并不容易,这里暴雨说来就来,基础设施更是落后……由于当地没有稳定的电网和网络,章彦俊要在农场短暂的自发电时间内研究白天记录的数据。每隔几天,他还要到阿布贾(尼日利亚首都)“蹭网”向国内反馈数据。进入旱季,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他就采用不同的农业用水方式,培训引导农民保护耕地,实施秸秆还田、休耕压青等技术。

“语言不通也是个大问题,我总是边说边比划给当地农民教技术,对方说‘OK’,等我再过来一看,顺序搞错了,还得重新种。”为此,章彦俊每天坚持记日记、学英语,还找到一位当地会英语的小学老师练口语,“我离开非洲的时候,简单的对话和沟通已经没问题了。”

异国他乡“上户口”

2020年,章彦俊在布基纳法索杂交谷子试验田展示收获成果。受访者供图

“我在非洲待了9年,带着‘张杂谷’去了尼日利亚、埃塞俄比亚和布基纳法索三个国家,建起了1.5万亩的‘张杂谷’示范田。”2022年回国后,章彦俊还经常会给非洲的朋友打去电话,“我在非洲的翻译,后来也跟着我种谷子,现在我们还会经常说一说技术方面的事。”

在尼日利亚的4年里,他筛选出适合当地种植的6个谷子品种,亩产由原来200斤提升至350斤,被当地农业部门誉为“救命的黄金”。

在撒哈拉沙漠南缘布基纳法索,章彦俊因地制宜让“张杂谷”落地生根,“谷子的布基纳法索之旅非常特殊,那里的土壤只有3厘米厚的耕作层,远远达不到10厘米的最低标准。改良土壤成本极大,只有培育出适合当地土壤层的谷子才是可行办法。”为了寻找理想的试验田,章彦俊的足迹几乎踏遍了布基纳法索,建立起7个谷子种植示范农场,开展“谷子+豆子”套种技术,选种了更多的“张杂谷”。

白天,他一起床就来到地里,记录每株谷子的生长情况,生长高度,几片叶子,每片叶子的长度、宽度、花期……

经过5个多月的努力,他最终培育出适应当地种植的“张杂谷”。

2021年,当地示范农场谷子亩产达456斤,是当地粟类作物平均产量的3倍,两年来累计为当地增产粮食约20万吨。“你看,这都是我们收获时候的照片。”照片里,颗粒饱满的谷穗渐渐压弯了谷秆,章彦俊和当地农民的脸上也笑开了花。

“现在,我们的谷子,经过4年培育、2年申报,已经在非洲布基纳法索‘上了户口’,这意味着中国谷子品种能够在当地种植、销售。”说到“张杂谷”新品种今年通过审定的事儿,已经回国的章彦俊仿佛又回到了那片土地。“我把技术留给了非洲大地,让中国谷子在更加广阔的大地上茁壮成长。”

在章彦俊看来,他也是一粒“张杂谷”,不管土地多么坚硬、贫瘠,他都会攻坚克难,将根深深地扎进大地,将杂交谷子种植技术传播到非洲各地。

中国谷子“种友谊”

2023年8月,赵治海在张家口市宣化区沙岭子试验田观察谷子生长情况。受访者供图

今年3月,河北省种子协会与非洲科学院在海南签署了农作物种业科技合作谅解备忘录。按照这份备忘录,河北的玉米、棉花、谷子、大豆、高粱、芝麻和蔬菜等作物品种将更多播撒在非洲大地上。

“这将带来意想不到的改变,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但只有实现本土化才具有真正的生命力,实现‘农业援外项目’的可持续发展。”章彦俊说,回来一年多,回想援外的经历,更多是一种成就感。

其实,“一带一路”重大倡议提出的十年里,一批又一批像章彦俊的农业专家走出去,带着众多“种子”,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十余年间,赵治海也先后十余次前往埃塞俄比亚、几内亚、乌干达等国家,为他们带去优质的种子和技术。他所在的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多次举办“杂交谷子技术国际培训班”,培养了不少来自非洲的农业人才。如今,“张杂谷”已在埃塞俄比亚、乌干达、尼日利亚、纳米比亚、苏丹等国家试种成功,示范种植面积3万多亩。

在赵治海看来,“中国谷子”为非洲国家的粮食安全作出了贡献,更加深了中非人民的友谊。

“我现在有不少非洲朋友,每年,我都会去那里看看。”赵治海说,我国谷子总产量占世界80%,育种和栽培技术水平全球领先。“一带一路”让越来越多的高产高效谷子走出国门,但是,要让杂交谷子种到更多国家,或许还只是开始,“未来,我们会一直在路上。”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中国GDP真第二?澳洲前高官怒怼计算套路:真相藏在一顿饭里!

中国GDP真第二?澳洲前高官怒怼计算套路:真相藏在一顿饭里!

现代小青青慕慕
2025-07-20 07:20:32
反华游行越演越烈,李在明一声不吭,怕美国误会,或缺席九三阅兵

反华游行越演越烈,李在明一声不吭,怕美国误会,或缺席九三阅兵

掌青说历史
2025-07-19 14:33:08
就不官宣!和热巴穿情侣装?阿贾死不承认:巧了吗不是

就不官宣!和热巴穿情侣装?阿贾死不承认:巧了吗不是

直播吧
2025-07-20 15:45:52
汉族人口比例下降,这确实需要警惕

汉族人口比例下降,这确实需要警惕

烛照四方
2025-07-19 00:00:47
特朗普杀招立竿见影?李在明掏不出4000亿美元,立马反转对华态度

特朗普杀招立竿见影?李在明掏不出4000亿美元,立马反转对华态度

通文知史
2025-07-19 17:50:03
48岁女子与男高考生爬泰山,双双坠崖后,遗书催人泪下:这辈子值了

48岁女子与男高考生爬泰山,双双坠崖后,遗书催人泪下:这辈子值了

罪案洞察者
2025-07-19 13:49:07
台风“韦帕”即将登陆!珠海已开放242个避难所,酒店用铁板沙袋挡住大门

台风“韦帕”即将登陆!珠海已开放242个避难所,酒店用铁板沙袋挡住大门

极目新闻
2025-07-20 15:56:11
官方:申花与必胜客达成合作,将推出申花必胜套餐及相关周边

官方:申花与必胜客达成合作,将推出申花必胜套餐及相关周边

懂球帝
2025-07-20 15:59:15
“性自由”正在席卷中国,第四性取向将成为未来主流

“性自由”正在席卷中国,第四性取向将成为未来主流

第一心理
2023-09-01 18:10:33
认怂了!史晓燕为杜建英发声被骂上热搜!本人发声:大家误会了

认怂了!史晓燕为杜建英发声被骂上热搜!本人发声:大家误会了

奇思妙想草叶君
2025-07-19 22:47:12
巴萨球迷泪目6秒:37岁布教授30米大师级直塞 梅西奔袭35米演魔术

巴萨球迷泪目6秒:37岁布教授30米大师级直塞 梅西奔袭35米演魔术

风过乡
2025-07-20 09:41:50
50岁小李子赤膊亮相游艇,27岁超模女友穿小巧泳衣,纤细身姿夺目

50岁小李子赤膊亮相游艇,27岁超模女友穿小巧泳衣,纤细身姿夺目

译言
2025-07-20 08:31:42
哈兰德和女友近照,伤愈复出,2亿英镑身价世界第一,女友绝美

哈兰德和女友近照,伤愈复出,2亿英镑身价世界第一,女友绝美

大西体育
2025-07-20 15:33:14
杭州的这口臭水,可别白喝了

杭州的这口臭水,可别白喝了

黑噪音
2025-07-19 06:02:20
1990年,施幼珍和女儿宗馥莉,在家中吃饭留影,她35岁长相很普通

1990年,施幼珍和女儿宗馥莉,在家中吃饭留影,她35岁长相很普通

大笑江湖史
2025-07-20 08:35:01
吉林大学遭遇黑暗时刻,武大暴降27分,985大学越来越衰?

吉林大学遭遇黑暗时刻,武大暴降27分,985大学越来越衰?

勋哥教你填志愿
2025-07-20 10:23:08
这才是老戏骨!预售不到140万如今狂卖1900万,陈佩斯打了谁的脸

这才是老戏骨!预售不到140万如今狂卖1900万,陈佩斯打了谁的脸

坊闻本尊
2025-07-18 15:32:43
郭德纲全家现身上海,王惠看着200斤了,郭汾阳右脸抽搐表情很怪

郭德纲全家现身上海,王惠看着200斤了,郭汾阳右脸抽搐表情很怪

小嵩
2025-07-20 08:14:30
美记:鲍威尔的续约存在悬念 今年自由市场分卫身价普遍遇冷

美记:鲍威尔的续约存在悬念 今年自由市场分卫身价普遍遇冷

直播吧
2025-07-20 16:48:05
卫生间男女标识乱象丛生,抽象粗俗、不良暗示,人民日报下场怒批

卫生间男女标识乱象丛生,抽象粗俗、不良暗示,人民日报下场怒批

大鱼简科
2025-07-20 11:37:40
2025-07-20 18:43:00

头条要闻

印度回怼美国所谓"二级制裁":买谁的能源我们说了算

头条要闻

印度回怼美国所谓"二级制裁":买谁的能源我们说了算

财经要闻

夹缝中的芯片之王:黄仁勋能守住4万亿吗?

体育要闻

零成本搞定艾顿斯马特 湖人还有大动作?

娱乐要闻

肖战改名官宣!彻底不装了,要自由

科技要闻

Manus"跑路新加坡"后,创始人首次复盘

汽车要闻

辅助驾驶五维测评 蔚来世界模型:大智小糙

态度原创

手机
房产
数码
艺术
健康

手机要闻

腾讯《和平精英》144Hz 高刷新帧率模式上线

房产要闻

海南中学江东校区学区划片重磅出炉!这些项目赢麻了!

数码要闻

《赛博朋克2077》测试:英伟达RTX 5090与苹果M4 Max谁更强?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呼吸科专家破解呼吸道九大谣言!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