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河北 > 正文

单产提升、以丰补歉、播种有序——河北秋收秋种一线见闻

0
分享至

寒露已过,秋高气爽。燕赵大地的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农民和农机忙碌的景象。在部分地区今夏遭受洪涝灾害的背景下,河北兼顾抗灾减灾与单产提升,有序推进秋收秋种工作。

10月8日,农民在河北省隆尧县双碑乡亦城村一处玉米收储点内劳作(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牟宇 摄

10月10日,在河北省定兴县柳卓乡东江村的农田里,大型玉米收割机轰鸣不停,摘棒、剥皮、装仓等环节高效完成。种粮大户杜振清站在地头,脸上透着丰收的喜悦。

“我家的330亩地全部交给专业合作社管理,施肥、播种、打药这些工作都不用我操心。今年虽然受到汛情影响,每亩地仍能收入1200元左右,收成不用愁。”杜振清说。

定兴县是传统农业大县,共有43个村受到今夏洪涝灾害影响。“我们分地块、分作物、分受灾程度精准施策,组织专人指导农民补种改种,尽量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定兴县农业农村局农业股股长韩昌顺说,“全县50.2万亩玉米丰收在望,今年的收成来之不易。”

天刚蒙蒙亮,河北省永清县韩村镇楼台村一处家庭农场内,十几位菜农忙着收割、打包成熟的生菜。经过40多天的生长,200多亩灾后补种的生菜迎来首批订单。

“受强降雨影响,原来种植的蔬菜基本绝收。”农场场长刘兵告诉记者,在当地农业部门的支持下,他组织工人进行二次补种,终于在10月迎来了收获。

农场门口,来自北京、河南、陕西等地的客户已经在等待装车了。“我们合作很多年了,这里的菜品质一直不错。听说补种的生菜成熟了,我们就立刻来地里收购。”河南客商李松领说。

据了解,为保障特色经济作物的生产,廊坊市陆续推进补种瓜菜1.3万余亩,修复温室、菜棚1900余个。针对部分受灾地区冬小麦种植困境,调剂3000吨冬小麦种子、1.3万吨化肥和52台液压翻转犁,助力农业生产。

10月10日,河北邢台市南和区河郭镇辛庄村农民在收储玉米。新华社记者朱旭东 摄

与此同时,河北未受灾地区依靠科学的田间管理、先进的农业装备等,实现了大面积单产提升和高效收割作业,以丰补歉。

“今年是个丰收年,少不了科学种植管理的功劳!”河北省馆陶县樊堡村种粮大户许延岭告诉记者,他承包1000亩地种植花生和玉米,今年都实现了增产。“以前就知道闷头种地,不懂技术。现在有技术员指导,种地方法越来越科学。”

据馆陶县农业农村局农情办主任崔英淑介绍,当地组织了百余名植保技术员为农民提供手把手、面对面的培训。根据农技人员测产结果,今年馆陶县玉米平均亩产559公斤,其中一高产地块亩产达844公斤。

无人植保机、北斗导航定位仪……今年的秋收中,这些现代农业装备成为提升秋收效率的得力助手。在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区榆关镇永宁寨的玉米种植基地,三台大型联合收割机往来穿梭,机身收集箱装满了黄澄澄的玉米粒。所过之处,秸秆整齐地铺展开来。

在基地控制间里,种植户黄金亮向记者介绍各种设备:“以前这块地,雇佣百十号人起早贪黑地干,也要十多天才能收完。现在用上了这些设备,一天就能收割五六十亩地,不到一个礼拜就能全部收完。”

10月4日,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岔河镇的农民在使用机械设备收获玉米(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杨世尧 摄

秋收如火如荼地进行,秋种也一刻不耽误。

在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西吕营镇大西高村,由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托管种植的蔬菜长势正旺。“玉米刚收割完就种上了菜,按目前的长势,蔬菜收完,还能接着种冬小麦。”村民王佐德正在田里忙碌。他把自家9亩地交给合作社托管后,又在社里当上了“托管员”,多了一份收入。

“这种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土地托管集体经营的发展模式深受村民认可,现在基本实现了整村托管。”大西高村党支部书记王海平说,规模化生产后,每亩地成本大约降低40%,产量大约增加20%,耕、种、管、收、售各个环节都不用农民操心了。

记者从河北省农业农村厅了解到,9月份以来,河北省提前制定农机应急抢收抢种预案,确保秋粮稳产增产。目前,河北省秋收秋种进展顺利,全省秋粮收获已超80%,全省已播冬小麦692.6万亩,占计划播种面积的逾20%。(记者苏凯洋、赵鸿宇、郭雅茹)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董卓入京后,怎样“收拾”何太后的?史书上记载的场景残暴惊人!

董卓入京后,怎样“收拾”何太后的?史书上记载的场景残暴惊人!

大千世界观
2025-06-10 09:06:44
为了证明“英国就是陕西”,网友晒出若干证据!结果令人匪夷所思

为了证明“英国就是陕西”,网友晒出若干证据!结果令人匪夷所思

刚哥说法365
2025-03-23 00:20:14
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三千万辆中国汽车卖的利润不如丰田

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三千万辆中国汽车卖的利润不如丰田

IT之家
2025-07-10 17:09:32
分手后境遇天壤之别!李月汝在WNBA打首发,前男友打NBL场均3+2

分手后境遇天壤之别!李月汝在WNBA打首发,前男友打NBL场均3+2

弄月公子
2025-07-11 07:52:58
全是反转,《以法之名》大结局了,是我今年看过最荒唐的大结局

全是反转,《以法之名》大结局了,是我今年看过最荒唐的大结局

兴史兴谈
2025-07-10 16:28:52
卖不掉,卖不掉,一个都卖不掉!曼联暗黑四天王何去何从?

卖不掉,卖不掉,一个都卖不掉!曼联暗黑四天王何去何从?

生活新鲜市
2025-07-11 15:46:04
上海女保安出轨25名富豪,半年失踪10位,警方:发生关系就消失

上海女保安出轨25名富豪,半年失踪10位,警方:发生关系就消失

悬案解密档案
2025-07-04 09:55:19
王俊凯被曝挂了16科

王俊凯被曝挂了16科

极目新闻
2025-07-10 19:17:55
南宋女尼姑陈妙常,一首“云雨诗”用词胆大,男人读后都不禁脸红

南宋女尼姑陈妙常,一首“云雨诗”用词胆大,男人读后都不禁脸红

文史道
2024-07-13 22:25:07
美国13名上将联名上书,呼吁特朗普撤销对华政策

美国13名上将联名上书,呼吁特朗普撤销对华政策

三毛看世界
2025-07-11 15:39:19
把房子交给国家的人,会越来越多吧

把房子交给国家的人,会越来越多吧

雷斯林
2025-07-09 19:55:59
2025年7月起,中国将迎来4大降价潮,关乎着普通人的生活,了解下

2025年7月起,中国将迎来4大降价潮,关乎着普通人的生活,了解下

小谈食刻美食
2025-07-08 15:46:22
今年闰六月不一般,老人说“一年两六月,三伏不见天”,伏天热吗

今年闰六月不一般,老人说“一年两六月,三伏不见天”,伏天热吗

小谈食刻美食
2025-07-10 10:25:16
大乌龙!一对收废品的铁杆乌粉中国父子,在乌克兰以间谍罪被捕

大乌龙!一对收废品的铁杆乌粉中国父子,在乌克兰以间谍罪被捕

大道微言
2025-07-11 15:44:55
男孩术后脑死亡医院今年刚被处罚

男孩术后脑死亡医院今年刚被处罚

大象新闻
2025-07-11 12:20:06
真被中国说对了:又一群不怕死的来了,专揍以色列,特朗普不敢动

真被中国说对了:又一群不怕死的来了,专揍以色列,特朗普不敢动

boss外传
2025-07-10 14:20:04
李小璐生子风波再起!更多内幕被扒后,与贾乃亮复合一事水落石出

李小璐生子风波再起!更多内幕被扒后,与贾乃亮复合一事水落石出

查尔菲的笔记
2025-07-09 15:31:24
19岁女孩不肯起床,父亲看被子后察觉端倪,将其当场掐死

19岁女孩不肯起床,父亲看被子后察觉端倪,将其当场掐死

纪实录
2024-11-01 22:30:23
去了趟广东潮州,真心建议:不要随便去广东潮州,除非你知道这些

去了趟广东潮州,真心建议:不要随便去广东潮州,除非你知道这些

悠闲历史
2025-06-24 09:41:30
23年恩爱抵不过残酷现实?73岁梁锦松开始衰老,47岁伏明霞仍娇艳

23年恩爱抵不过残酷现实?73岁梁锦松开始衰老,47岁伏明霞仍娇艳

娱乐看阿敞
2025-07-09 14:41:20
2025-07-11 17:07:00

头条要闻

俄罗斯考虑放弃唯一现役航母:修了8年没修好 或拆解

头条要闻

俄罗斯考虑放弃唯一现役航母:修了8年没修好 或拆解

财经要闻

管涛:百年美元信用将崩塌?

体育要闻

从无畏金兰到薪火相传,中国女篮新的花期来了

娱乐要闻

新闻联播镜头下的宋佳面相变了

科技要闻

稚晖君神操作 宇树痛失"人形机器人第一股"

汽车要闻

最便宜满血版华为智驾和鸿蒙座舱 岚图FREE+闭眼冲

态度原创

教育
家居
房产
艺术
公开课

教育要闻

收分612-620,成都这些新高中录取分凭啥这么高?

家居要闻

生活憧憬 自由浪漫之境

房产要闻

疯狂撒钱!海南房企,突然千万年薪招人!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