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上午,秦皇岛市召开“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建设人民满意公安”新闻发布会,市公安局相关领导介绍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延伸工作触角, 加深警企联系。今年以来,在全市272个重点建设项目、重点企业实行县区公安局长、派出所长、责任民警包联机制,跨县区重点项目由市公安局统筹负责、辖区公安机关分段包联,属地公安机关根据企业需要设立警务(治安)室,及时帮助排忧解难;会同相关部门深入企业开展安全大检查,已指导企业排查安全隐患26处。在河北港口集团实行派驻“专司警官”一企一警工作机制,对港属企业及相关方、驻港单位、非港属企业及船舶服务公司制定“一企一档、一企一策”问题清单和责任清单,分类分级精准跟踪服务。深化“百万警进千万家”,上门排查和企业自查相结合,防范化解征地拆迁、破产重组、欠薪讨薪、安全事故引发的矛盾纠纷。建设警群安保联动体系,指导企业自防。加强重点建设项目、重点企业周边治安环境整治、交通秩序整治。建立涉企警情快查快处机制,在“1、3、5”分钟接处警要求的基础上,酌情指令多单位联合处置,最快速度为企业争取时间。今年以来,已接处涉企警情92起。
加大执法力度,营造良好发展环境。聚焦19个方面打击重点,严打各类违法犯罪,今年以来,破获刑事案件同比上升30.5%,全市现行命案全部侦破。强势开展全市公安机关“春雷2023”严打整治行动,重拳狠击企业、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违法犯罪;巩固提升“云剑”“昆仑”行动成果。精准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制售伪劣商品、合同诈骗、挪用资金、职务侵占、串通投标、非法经营、商业贿赂、损害商业信誉等违法犯罪行为;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开展“荣誉-2023”专项行动,强化“打防管治宣”,注重源头治理、综合治理,坚持齐抓共管、群防群治,最大努力为受骗企业、群众追赃挽损。已立电信诈骗案件同比下降45.3%;破案同比上升37.58%;追赃挽损109万余元,下发反电诈预警信息58万余条。建立健全涉企网络谣言通报机制。依法查处恶意炒作、造谣传谣、影响企业声誉的违法行为,为企业发展营造清朗的网上环境。开展24小时网上巡查机制,更好地维护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
加宽服务领域,减轻企业负担。持续提升公章刻制效率。加大对公章刻制网点监管力度,全力压减业务流转时长;网点线上承接“冀刻”APP推送订单,及时完成刻章服务,确保以最快速度完成公章刻制备案,今年以来,已为9543家新登记企业免费刻章28629枚。畅通办证“绿色通道”。企业有出入境证件、居住证、身份证紧急办理需求的,开通“绿色通道”,提供“加急办”服务。落实国家政策有关规定,全力支持我市企业引进外籍高层次人才,提供在秦停居留便利;启用智能签注设备,便利申办赴港澳等签注。允许民营企业无合法稳定住所的员工在单位集体户地址建立家庭户,已开展居住证办理等事项入企上门服务219家次。提供网络安全技术支持和安全预警服务。定期开展安全隐患和漏洞排查,指导企业做好信息安全保护工作,剔除网络安全风险,已检查、指导网络运营单位和企业79家,督导整改网络安全隐患38个。
加密改革动作,减低办事成本。推进车驾管改革。深入落实公安交管“放管服”改革措施,全面取消符合国五排放标准的小型非营运二手车迁入限制,与二手车交易市场、销售企业建立联席机制,已开通外地转入办理网点27家。允许已备案汽车销售企业从自然人处购进二手车反向开具二手车销售统一发票,并凭此办理转移登记手续。新政推行以来,已办理外省转入业务近2万笔。能通过公安交管系统平台关联、核查相关车辆信息数据的,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供。
推进“一网通办”改革。”“一网通办”工作处于我省领先地位,经市政务办在省一体化在线服务平台确认属全省首创,已初步实现我市公安政务服务事项向省、市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的归集。同时,不断拓展公安政务服务网办事项范围,将涉及企业民生的高频公安政务服务事项纳入“一网通办”平台,设置公安业务专区,全力打造公安“一网通办”政务服务品牌,全力推行“居家办 网上办”的便民服务新模式,使我局公安政务服务真正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最大限度降低企业、群众办事和时间和成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捷。推进“一窗通办”改革。市公安局立足审批实际、多点发力,加强市县两级公安政务服务专区建设,高频事项实行“专窗精办”,低频事项实行“综窗通办”,推行“延时服务”、“预约服务”等便民服务举措。推动“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户籍+”窗口服务升级扩充,打造车驾管业务三公里服务圈,实现机动车和驾驶人补换证,申请临牌、检验合格标志等15项高频业务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