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非遗之魅<204> | 这项古老的健身运动流传至今,你玩过吗?)
涞水古称“遒”
位于保定市西北70公里处
由山区、平原两部分组成
十几条小河从山区流向平原
带来了大量泥沙和鹅卵石
世代居住在这里的人们闲暇之时
便踢球状的鹅卵石嬉戏消遣
后来,逐渐形成了一种
集运动、技巧、娱乐、趣味于一体的
传统群体体育竞技活动
——涞水踢球
涞水踢石球,俗称“涞水踢球”
2006年,涞水踢球入选
河北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涞水踢球使用的器材包括石球和志子儿。
石球是经过打磨过的鹅卵石,五颗球为一组,分大、中、小三种,因场地不同而选择不同大小的球。
石球分三种:第一种是大球,直径约7厘米,用于坑洼松软的场地;第二种是中等球,直径约3厘米,用于稍为平整、坚实的场地;第三种是小球,直径约2.5厘米,用于平整坚实、较为宽绰的场地。每种球五颗为一副,集市或庙会中能买到。
志子儿用树棍或者竹竿、高粱秸做成,大拇指粗细,长约70—80公分。它的作用一是划踢球场地边界(俗称“搂”),二是测量球距。
踢球前要先选场地、划球场边界,并商定对输球者的处罚方法。场地长、宽各15米,以土质松软与坚实相间的为最佳。也可以使用长方形场地,但窄边要不小于3米。球员人数一般每场7—8人,赛前约定头球、二球、三球、四球等直至末球球员的排序。
脚踢己方的球与他人的球相撞即为命中,踢球技巧有隔物打、借势打、借力打、挑打、和平打等。游戏开始时,头球球员在球场边界外的任何一个位置选定一个发球点,向场内发进第一个球。二球球员从头球发球点瞄准头球踢打,如果打中,二球为赢,升为头球,退回到发球点重新发球。三球及后面所有的球员均按顺序上升一位,分别成为二球、三球等,原头球则降为末球。如果二球未打中头球,三球即可向场内任何一个球发起进攻,依此类推。
涞水踢球运动
虽然要求有一定的技巧性
但不受人数、年龄、场地等限制
男女老少皆宜,且投资少
因此
在民间被作为一项
健身娱乐活动得以世代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