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廊坊市文安县坚持把“服务雄安、借势发展”作为发展方向,打造“雄安建设—文安服务”与“雄安研发—文安智造”发展模式,引进绿色建筑建材、科技成果孵化等产业,全力打造雄东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实现与雄安新区错位互补发展。
“企业搬到文安后,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西行18公里,是文安县小务农场到雄安新区核心区域的直线距离,毗邻京九铁路、大广高速、京台高速、106国道,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十分明显。经过近几年的发展,该农场初步形成了以汽车零部件为代表的汽配产业链,以装配式房屋为代表的应急保障房产业集群,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呈现出蓬勃发展势头。
走进廊坊静江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正在切割汽车用聚氨酯PU海绵,整个过程一气呵成,科技感十足。“最薄可以到0.18毫米,从切割到装袋只需要3分钟!”该公司负责人贺红升说。
2019年,该公司从雄安新区迁至小务农场,是一家集聚氨酯PU海绵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科技型企业,填补了北方汽车海绵用品的空白。
企业搬到文安后,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几年,在当地政策支持下,企业获得了很大的发展空间,营业额增加了50%以上,年生产能力达到30000吨,在同行业中达到北方最大规模。
“原先占地20多亩,搬到文安后一期、二期占地140亩。同时,设备总投入达到3.5亿元,包含多项自有专利的自动化数控海绵生产线,大大节约了人力成本。”贺红升介绍,通过公司实验室精细测验,海绵阻燃指数达到国际标准,他们目前正向汽车轮胎隔音领域等进行拓展。
“成果转化,项目招商,管家式服务”
笔者在北整电气科技(廊坊)有限公司了解到,去年12月,全球首台套高压储能变流器PCS样机在这里成功下线。历经4个月的研发设计,3个月的全新印制电路板PCBA设计、全新的软件编程、接口通讯、硬件在环HIL测试(数字孪生预设计),1个月的生产,这一世界开创性的专利产品从研发到生产仅用了8个月。
该公司前身是北京整流器厂,1997年国企改制,高中毕业、以劳保行业起家的文安人刘小虎审时度势,成功将企业迁至文安县,以一个3000平方米的车间重新起跑。经过20余年的发展,逐渐发展成为储能领域国内第一批系统集成商,填补了国内储能系统的结构设计、模块化和软件控制等方面的诸多空白,客户主要有ABB、国电投、融合元储、蜂巢能源等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
近年来,小务农场发挥国有土地集中、存量大的优势,紧紧围绕“外引项目、内优环境”八字方针,提供“一对一”的“全程无忧管家式服务”,推动项目快建设快投产快达效。同时,大力改善辖区内水、电、气、暖、网等配套设施,累计投入1.2亿元进行路网改造,污水处理厂即将投入使用,“九通一平”使农场的承载能力得到全面提升,让项目引得进、留得住。
目前,该农场拥有企业6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4家,固定资产累计达到90亿元,产业以汽车零部件、应急保障房、食品加工、LED光源等为主。今年上半年,他们成功签约投资10.2亿元的汽车座椅设计研发制造基地、投资5亿元的北京科技智能装配式太空舱、总投资5亿元的上海智能低碳储能装备制造等13个项目,总投资达33.54亿元。
(通讯员 孟志远 刘佩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