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清晨,晋州市文体公园内绿树成荫,前来晨练的居民络绎不绝。“你看,打篮球的、踢足球的、抖空竹的,每天早上公园里可热闹了。”63岁的王敬棉对记者说,只要天气好,他几乎每天都和老伴儿一起到文体公园打太极拳,“从我家走到这里不到十分钟,非常方便。”
用活城乡空间,出门就能“动”起来。为满足市民就近健身的需求,晋州市制定文化体育惠民工程实施方案,成立专项领导小组,进乡镇、进社区实地调研并科学选址,打造足球、篮球、羽毛球等场地11块,健身步道3条,口袋公园健身设施更是遍布城乡。
文化体育惠民工程是今年晋州市推进的20项民生工程之一。该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大力实施20项民生工程,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以实际行动书写有温度的民生答卷。
“自从床边安装了落地扶手后,借力起床方便多了,上厕所也不担心摔倒了……”看着家里安装的一系列新物件,今年82岁的冯银雪高兴地告诉记者,“多亏了咱们的好政策,政府出钱给家里进行了适老化改造,现在我的生活很方便,安心多了。”
惠民政策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安。“今年我们对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实施适老化改造,提高老年人居家生活照料水平,按照因地制宜、一户一策的原则,对卧室、厕所、洗浴设备及老年用品配置4个大类7个基础项目进行改造,满足助行、助力、助浴等方面的需求。”晋州市民政局副局长刘仓水说。
据了解,适老化改造是今年晋州市针对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的一项民生工程,共计改造300户。每户补贴标准不高于2000元,总投资60万元。此项工程于今年3月份中旬开始实施,现已全部改造完成。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如今,晋州市健身场地和球类场地及体育主题公园不断增多,特困老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实现全面化和常态化。不仅如此,其他民生工程也在有条不紊地推进当中。
以满足婴幼儿照护服务需求为目标,晋州市创建多家示范性标准化托育机构,全面提升婴幼儿照护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托育机构服务质量;为守护好校园食品安全,开展校园食品安全提升工程,让学校食堂通过“互联网+明厨亮灶”提质增效;通过实施青少儿脊柱侧弯防控工程,建立起卫健、教育以及医疗机构、学校等部门参与协作的青少儿脊柱侧弯防控工作机制,为全市青少年儿童脊柱健康保驾护航,做到应筛尽筛、不漏一人……一份份民生实事“成绩单”,让广大群众幸福感不断增强。
据统计,截至目前,该市文化体育惠民工程、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托育机构示范创建工程等6项工程已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其余各项工程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并持续加快推进。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晋州市将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增进民生福祉,带动更多群众过上更美好的生活。”晋州市相关负责同志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