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河北 > 正文

《新香河》第499期报纸电子版来啦!

0
分享至



本版要闻

“以雨为令”守岗位 竭尽全力保路畅

近日,我县又迎来新一轮降雨天气,夜间降雨频发,短时降水量大,我县部分道路出现降雨后积水、淤堵等情况,县执法局闻势而动多频次开展雨后积水清理工作。

为确保辖区道路杂物及时清理,让过往车辆、行人顺利通行,夜间降雨结束后,县执法局环卫工人们凌晨提前上岗,拉网式排查辖区雨水口、积水路段情况,及时清理雨水口、井篦子周边落叶、垃圾等漂浮物,加大重点易积水区域作业人员力量,分组赶排积水。在早高峰来临之前,完成主次干道推水、清掏雨水口作业,保障了群众出行畅通与安全。

下一步,县执法局将随时关注天气变化,严格按照防汛应急预案工作要求,扎实做好雨前、雨中、雨后各项保障工作,确保汛期防护工作有序开展,筑牢防汛安全线。




本版要闻

五百户镇:

坑塘治理出实招 扮靓乡村新“颜值”

为持续提升镇域人居环境,深入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决策部署,五百户镇聚焦重点难点,深入开展坑塘治理行动。

强化组织领导,上下协调联动。五百户镇始终高度重视坑塘治理工作,并将坑塘治理作为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形成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分管同志具体抓,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联的联动体系,高位推动、周密部署,严格要求、狠抓落实,为坑塘治理工作有序推进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对标工作标准,全面彻底整治。五百户镇按照纳污坑塘的整治标准和工作要求,对全镇88个在册坑塘进行“回头看”,并结合实际,做到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一坑一策。对坑塘内的垃圾杂物进行彻底清理,设立围挡、完善公示牌信息,把坑塘治理工作作为人居环境整治的重点,与垃圾治理、绿化美化同步推进。

强化日常监督,常态长效管护。各村建立纳污坑塘日常巡查队伍,完善动态巡查管理台账,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存档备查;人居办联合执法队进行每月巡查,发现问题督促主体责任村及时整改。镇纪委深入一线,开展督导检查,对落实不到位的村街负责人进行约谈,协助推进工作开展。

强化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各村充分利用村街大喇叭广播、悬挂条幅、发放明白纸、上门入户宣传、微信群等多种方式,广泛深入宣传纳污坑塘整治意义,增强群众对环境整治工作的认知度和参与度。截至目前,共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悬挂条幅52条,播放广播1100余次,切实提高了群众认识和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工作的自觉性。

下一步,五百户镇将持续保持坑塘治理成效,把坑塘整治作为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一个重点,对坑塘进行科学合理布局,在常态化上下功夫,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难点问题,实现改好一个坑塘、造福一方百姓的目标,着力提升全域生态环境,打造宜居宜业美丽乡村,让群众通过环境变化增加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




本版要闻

渠口镇:

加强民族团结进步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为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积极营造民族团结的浓厚氛围,近日,渠口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组织开展“加强民族团结进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宣传活动。

在小圈村,渠口镇志愿者组织党员、群众开展以民族团结进步为主题的专题讲座,通过讲座,向大家传递民族团结奋进的思想,强调民族和谐的重要性,全面增强村街干部和群众的大局意识,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理念深入人心。

活动中,志愿者们走进村街,用群众愿意听、接地气的语言,认真宣讲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及法律法规,重点宣传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和典型事迹,切实将党的民族宗教政策讲清、讲透、讲好,引导广大群众自觉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通过此次宣传活动,大家对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法律法规方面的理论知识有了更深的了解,维护民族团结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得到增强,为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构建和谐乡镇奠定了坚实基础。




与法同行

城内二小 六(2)班 王苒琳

亚里士多德说过:“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法律,法律和每个人息息相关。社会越发达,对法律的依存度越高。作为一名小学生,我倡导:从小就要学法、懂法、知法、守法,自觉成为法律的践行者、维护者。

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因不懂法而造成的违法犯罪事件,小到违反交通规则而引起的交通事故,大到触犯刑法而造成的生命安全的损失等案件频频发生。

有些人的法律意识淡薄甚至不懂法,就会在无意间触犯法律。有一位老人为了清理杂草,便在自家的田埂上点火焚烧,随后不顾还在燃烧的火苗就直接离开了。然而,当天风刮得很大,火势便顺着风势向四处蔓延,很快周围的树木、庄稼被大火吞没了,导致绿油油的麦田变成了一片废墟。当警察找上门时,老人却还感到不解,他认为在自己家的田埂上烧火并不犯法。然而,当警察带他来到火灾现场,看到被烧毁的农田作物和树木,老人才意识到因为自己的一时大意造成了财产损失以及对环境的破坏。这位老人受到了应有的惩罚。从那以后,他便用自己的教训告诫身边的群众:要知法懂法,不可触犯法律,违反法律就会受到相应的惩罚。

发展的道路上与法律相伴而行,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好地进步。

从现在开始,从身边的点滴做起,让我们学法、守法、懂法、护法。没有法律的约束,社会便不能有序健康地发展;没有法律意识的公民,也就不能依法共建和谐社会,不能享受法制社会带来的和谐与安定。

你我携手,与法同行,共创法制和谐社会。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黄一鸣:王思聪每次约她都给10万车费来5回5。网友:确定是车费?

黄一鸣:王思聪每次约她都给10万车费来5回5。网友:确定是车费?

胡一舸北游
2025-06-25 13:16:13
中考生扶老太遭讹32万,6年后老太孙子考上985,跪校门口求原谅

中考生扶老太遭讹32万,6年后老太孙子考上985,跪校门口求原谅

风起青萍之未
2025-07-02 17:31:19
德约四大满贯成绩:法网已到百胜,温网&澳网均差1场达到百胜

德约四大满贯成绩:法网已到百胜,温网&澳网均差1场达到百胜

直播吧
2025-07-04 09:04:12
1948年,中央提出换掉粟裕,陈毅:无论用谁代替他,都会全军覆没

1948年,中央提出换掉粟裕,陈毅:无论用谁代替他,都会全军覆没

顾史
2025-07-04 16:46:56
太牛了!德约科维奇大满贯第50次送蛋对方,和阿加西并列历史第一

太牛了!德约科维奇大满贯第50次送蛋对方,和阿加西并列历史第一

直播吧
2025-07-04 09:56:10
亚马尔父亲挖苦尼科-威廉斯:不能相信任何人

亚马尔父亲挖苦尼科-威廉斯:不能相信任何人

懂球帝
2025-07-04 22:55:07
安卓史上首款!三星三折叠屏外观曝光:跟华为完全不一样

安卓史上首款!三星三折叠屏外观曝光:跟华为完全不一样

快科技
2025-07-03 19:24:13
坐火车你遇到最离谱的事是什么?网友:遇到那种穿灰丝拖鞋的咋办

坐火车你遇到最离谱的事是什么?网友:遇到那种穿灰丝拖鞋的咋办

解读热点事件
2025-05-07 01:30:03
“本科以下勿扰”!深圳一知名餐厅门店招服务员,网友:不吃了,扎心

“本科以下勿扰”!深圳一知名餐厅门店招服务员,网友:不吃了,扎心

南方都市报
2025-07-04 12:53:34
美对越转运商品征40%关税,若完全实施,部分企业离破产不远了?

美对越转运商品征40%关税,若完全实施,部分企业离破产不远了?

王五说说看
2025-07-04 16:11:50
一路走好!7月刚开始曝5位名人去世,肺炎、车祸,最年轻者仅28岁

一路走好!7月刚开始曝5位名人去世,肺炎、车祸,最年轻者仅28岁

冷紫葉
2025-07-05 00:05:20
我高考700分,女友求我陪她去三本,我刚要同意,就看见了她成绩

我高考700分,女友求我陪她去三本,我刚要同意,就看见了她成绩

秋风专栏
2025-07-01 11:59:29
以法之名:直到王彧与百子妍相继惨死,才知道原来钱峰也是保护伞

以法之名:直到王彧与百子妍相继惨死,才知道原来钱峰也是保护伞

奈奈侃八卦
2025-07-03 16:37:11
“自爆家丑”12个月后,冉莹颖丢的面子,被14岁的儿子找回来了

“自爆家丑”12个月后,冉莹颖丢的面子,被14岁的儿子找回来了

动物奇奇怪怪
2025-07-04 12:09:10
7月4日,人社部会公布2025年养老金调整通知吗?月底能补发到位吗

7月4日,人社部会公布2025年养老金调整通知吗?月底能补发到位吗

兴史兴谈
2025-07-04 12:36:41
“工地大叔”刘诗利走红仅4天,令人恶心一幕上演,央视发声力挺

“工地大叔”刘诗利走红仅4天,令人恶心一幕上演,央视发声力挺

阿废冷眼观察所
2025-07-04 08:17:37
多位记者:拉什福德、加纳乔、安东尼等5人已告知曼联想离队

多位记者:拉什福德、加纳乔、安东尼等5人已告知曼联想离队

懂球帝
2025-07-04 22:44:07
游泳世锦赛中国队名单,34人仅6人非00后,于子迪12岁出战成焦点

游泳世锦赛中国队名单,34人仅6人非00后,于子迪12岁出战成焦点

体娱一家亲
2025-07-04 19:11:53
菏泽逃婚女子"社会性死亡"了:全网曝光无遮挡,4婚4离还要流产费

菏泽逃婚女子"社会性死亡"了:全网曝光无遮挡,4婚4离还要流产费

奇思妙想草叶君
2025-07-02 23:41:20
甘肃一幼儿园部分幼儿血铅异常:数十患儿跨省诊疗 有孩子去年就查出异常

甘肃一幼儿园部分幼儿血铅异常:数十患儿跨省诊疗 有孩子去年就查出异常

上游新闻
2025-07-04 19:33:13
2025-07-05 00:51:00

头条要闻

美媒:特朗普的"大而美"法案让14亿中国人在笑话我们

头条要闻

美媒:特朗普的"大而美"法案让14亿中国人在笑话我们

财经要闻

茅台从3300跌到1700 泡沫破了酒才真香

体育要闻

体坛最爽打工人:37岁被裁,工资领到72岁

娱乐要闻

李宇春身上的标签哪个才是真的?

科技要闻

被雷军"震惊"后,何小鹏"藏起"G7的战报

汽车要闻

重生之拿回销量 领克10 EM-P抢鲜实拍

态度原创

时尚
家居
旅游
健康
游戏

再见多巴胺,今年流行的“淡彩色”穿搭太美了!

家居要闻

合理布局 三口之家的温馨空间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呼吸科专家破解呼吸道九大谣言!

外媒盛赞《影之刃零》:史上最佳BOSS设计 爽飞了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