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没想到咱们把高难手术做得这么好,手术切口这么小,还没有啥感觉就下手术台啦!”71岁患者李女士和她的家人,一再向衡水市人民医院(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胸外科负责人陈晓伟道谢。为李女士所施行的“单孔胸腔镜下右肺下叶切除+淋巴结清扫术”成功开展,标志着衡水首例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得以成功开展,填补了全市胸科领域的技术空白,彰显了哈院“学科建设年”的生动实践与丰硕成果。
伴随着微创、无创治疗理念的发展和临床技术的进步,一个又一个的疑难杂症和医学难题被攻克。在硬核医疗技术的加持下,患者的生存质量更是有了质的飞跃。在陈晓伟带领下,哈院胸外科凭借硬核技术、精锐团队,让无痛腔镜治疗明显改善了患者就医体验。
7月10日上午,李女士接受“单孔胸腔镜下右肺下叶切除+淋巴结清扫术”时,家人们还正处在愁眉不展中。原来,5月3日那天,李女士因车祸受伤,造成创伤性肝破裂、腹腔积血。在哈院肝胆外科给予急诊肝破裂修补,经一系列治疗后,恢复很是顺利。然而不久前她在复查时,发现右肺下叶清晰可见约2.3×2.1cm大小的团块高密度阴影、局部胸膜粘连等一系列指征,让家人一度陷入恐慌不安中。两个多月,就要进行二次手术,并且要在上次手术留下的约25cm反L形手术瘢痕上再延展,手术风险大吗?她的家人在多方咨询时,一再被告知这是个不小的手术,怎么办?
面对李女士一家人的恳切求助,在胸外科工作20年,担任中国肺癌防治联盟河北分联盟常务委员、河北省中西医结合胸心外科青年委员会常务委员、衡水市卫生人才专家库成员的陈晓伟胸有成竹。他说,院党委在学科建设上精准发力,通过学科建在临床专科上、临床专科建在专病上、专病建在名医上、名医由专业人才来打造,打造出了惠及广大群众的医疗区域高地。胸外科顺势而为,紧跟国内外技术发展进步步伐,努力全面迈入微创时代,带动了一批批新技术、新项目成功开展。
陈晓伟(右三)带领医护人员查房时为患者进行健康讲解
陈晓伟介绍,与传统多孔入路相比,单孔胸腔镜下手术不用撑开肋骨、不切断胸壁肌肉,这无疑极大保持了胸壁的完整性,既大大减轻了患者术后疼痛,又有利于改善术后患者的通气功能,进而减少术后心、肺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单孔胸腔镜还有一系列的益处,例如直接的视野、更好的肺部暴露、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器械等,与患者的昔日就医感受比可谓云泥之别……
肺段支气管是肺叶支气管的分支,每一肺段支气管及其分支和它所属的肺组织共同构成支气管肺段,简称肺段。简单来说,由肺段组成了肺叶。按传统的开胸手术切除,手术难度大,术后并发症多。但是在单孔胸腔镜下开展此类手术,对胸外科医生的技术要求特别高。如果将单孔腔镜下高难度手术比作刺绣的话,李女士这次手术就类似于让刺绣师傅在一个拐角的视野里,躲在狭小的空间里找缝隙,去一针一线完成刺绣,没有直视的视野,也没有舒适的空间,又要绣出高质量的作品,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技高人胆大。陈晓伟与主治大夫卢温民在患者右胸部位垂直下刀,打开一个3cm的切口,所有手术器械,包括胸腔镜摄像头,都在这个切口中进出,历经两个半小时,手术成功告成。李女士说,就像睡了一觉。手术完成时,她的心率72次/分,节律规整,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全腹无明显压痛;双下肢无水肿……陈晓伟坦言,采用单孔胸腔镜手术这种方式,对于老年患者来说不仅安全系数高,而且在疼痛、创伤方面都有较大改善,可有效缩短患者手术恢复时间,使患者没有痛苦感,没有常规手术的超多管道留存,患者手术感大大减弱。
首例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衡水胸外科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实现了区域微创胸外科领域又一个零的突破,必将为健康幸福衡水建设增添更多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