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河北 > 正文

已发现多例!紧急提醒

0
分享至

(原标题:已发现多例!紧急提醒)

一些看似普普通通的野蘑菇,

竟让全家五口中毒,

其中四人连夜住进了ICU。

吃了野蘑菇一家五人中毒

四人进了ICU

许慧主任正在给中毒患儿检查病情(通讯员周绪鸿摄)图片来源:湖北疾控官方微信

两天前,湖北省内某地的陈爹爹(化姓)上山摘了野蘑菇,谁知煮食后全家中毒,奶奶和三个孙女孙子都进了湖北省妇幼保健院ICU救治。专家提醒市民,不采、不食是预防毒蘑菇中毒的唯一途径。

7月5日上午,63岁的陈爹爹上山采摘了一些野蘑菇带回家。因为往年夏季他也曾采食过野蘑菇,自认为对野生蘑菇还是很熟悉的,中午就煮了食用。全家刚吃了几口蘑菇,陈爹爹和老伴,以及三个孙子孙女都觉得胃里不舒服,老人就把蘑菇倒了。

谁知,倒掉的蘑菇被家里的小狗吃了几口,十几分钟后小狗抽搐死亡。这时,陈爹爹才意识到采摘的野蘑菇有问题,而不一会儿,五人就开始腹痛和频繁呕吐,三个孩子尤为严重。在村民的帮助下,一家五口被送到当地医院进行洗胃。陈爹爹和9岁的大孙女稍微好转,但奶奶和6岁的二孙女全身无力,意识不清,2岁半的小孙子已经陷入昏迷。

当地医院立刻联系并将他们转运至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当晚8点,一家老小五口人被转入该院,经医生检查发现,奶奶和孩子们的症状更加严重,尤其是二孙女和小孙子已经出现脱水和昏迷,分别收入成人重症医学科和儿童重症医学科。

“根据临床经验,毒蘑菇的毒素会逐渐深入到肝肾,如不及时处理,会引起肝肾等多脏器衰竭,严重则导致死亡。”儿童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夏治介绍,科室紧急为三个孩子中的大姐做了对症的解毒治疗,对妹妹和弟弟进行血液净化治疗,利用血液净化装置,通过体外循环方式清除体内代谢产物、异常血浆成分以及蓄积在体内的药物或毒物,以纠正机体内环境紊乱。

7日,经过及时对症救治,奶奶逐渐好转,三个孩子中的大姐也已经逐渐好转,经过一轮血液净化后,妹妹和弟弟的临床症状显著改善。

“夏天大雨过后的温度和湿度都适合野外蘑菇生长,我们每年夏天都要接诊数名误食毒蘑菇的患儿。”儿童重症医学科主任许慧介绍,这次几名患者送医和治疗及时,身体恢复较快,如果错过了中毒的最佳治疗期,可能会危及生命。她提醒市民不要随意采摘和食用户外的蘑菇,同样值得注意的是,隔夜发泡的木耳,也存在毒素,也会引发食物中毒。

湖北疾控提醒:误食可导致死亡!

真的不要采不要吃!

7月5日,湖北疾控官微发布提醒:5-10月是湖北省毒蘑菇中毒事件高发期,以往在恩施、宜昌、黄冈、荆门、荆州、襄阳、潜江等多个市州均有发生。尤其6、7月份是很多剧毒蘑菇如鹅膏类等的生长期,误采误食可能导致死亡。

湖北省卫生健康委、湖北省疾控中心在此提醒,不采不食是预防毒蘑菇中毒的唯一途径。

一些关于毒蘑菇认知的误区,看看您知道多少:

误区一:毒蘑菇都很鲜艳,相貌平平的就没事?

很多毒蘑菇都长得不起眼!

例如某些剧毒蘑菇如灰花纹鹅膏、裂皮鹅膏、黄盖鹅膏、肉褐鳞环柄菇、欧氏鹅膏、日本红菇等,外形和颜色都与常见的食用菌极为相似。这些品种都曾在过去造成过重症或死亡病例。

此外,较为常见的毒蘑菇大青褶伞,它是一种外形不太起眼的白色蘑菇,在公园里、池塘边、草坪、菜地、锯末堆、垃圾堆等地方均有出现。

误区二:在以前经常采摘的地方采到的蘑菇不会有毒?

常采的地方也可能混入毒蘑菇!

与人工培养的蘑菇环境单纯不同,自然界环境复杂,雨水、风、动物等因素均有可能将野生蘑菇的孢子带到不同的地方。因此,以前经常生长无毒蘑菇的地方,也有可能混入外形相似的有毒品种。

误区三:学会辨认就不会中毒?

蘑菇的外形并不是固定的!

很多有毒蘑菇和无毒品种外形相似,仅凭肉眼难以辨别。对于绝大多数都是剧毒品种的鹅膏类,虽然可以凭借菌环、菌托辨别,但菌环、菌托极易脱落。

更何况野生蘑菇外形并不会像图片显示的那么“标准”,即便同一种蘑菇受生长时间、外部环境等影响也可能会有不同的形态。尤其野生蘑菇采摘往往不是一朵两朵而是大量采集,即便确认会辨认的人,也存在看错眼让一两朵剧毒品种混进去,导致出现重症的风险。

误区四:蘑菇中毒的症状是“见小人”?

蘑菇中毒症状有很多!

随着2021年一首“红伞伞 白杆杆”风靡全网,关于毒蘑菇中毒的讨论度大增,有些网友随之调侃中毒以后会“见小人”(食用有毒性的野生蘑菇后,出现的中毒幻觉)。但其实毒蘑菇中毒根据临床症状分为8种类型,“见小人”只是其中神经精神型的一种表现。

湖北省最为常见的是胃肠炎型,潜伏期通常在6小时以内,主要表现为剧烈的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一般预后较好,但严重者可因脱水、电解质紊乱出现休克、昏迷,甚至死亡。在湖北省造成重症和死亡病例的多为急性肝损害型和急性肾衰竭型,潜伏期通常在6小时以上,偶尔也有接近6小时的情况。一般进食量越大潜伏期越短,这类中毒往往会伴随肝肾损伤,需要及时采取透析治疗,且多数患者会有1-2天“假愈期”。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1.5万儿科医生消失背后,2.5亿儿童该咋看病?

1.5万儿科医生消失背后,2.5亿儿童该咋看病?

医言难尽
2023-12-01 20:01:07
项立刚:ChatGPT就是聊天机器人,没鸟用!周鸿祎:美国都在赌AI~

项立刚:ChatGPT就是聊天机器人,没鸟用!周鸿祎:美国都在赌AI~

曦财说
2023-12-01 17:11:48
记者掀了卫健委的桌子,较真的背后是对真相的拷问

记者掀了卫健委的桌子,较真的背后是对真相的拷问

八倍镜世界
2023-12-01 23:23:53
美国众议院投票决定驱逐众议员桑托斯

美国众议院投票决定驱逐众议员桑托斯

财联社
2023-12-02 00:33:19
字节跳动大裁员, 上午封天台, 下午卷铺盖, 对深圳楼价带来冲击

字节跳动大裁员, 上午封天台, 下午卷铺盖, 对深圳楼价带来冲击

金晶谈科技
2023-12-02 03:40:47
英国品牌涉嫌使用中国监狱劳工制造服装,衣服内发现囚犯身份证

英国品牌涉嫌使用中国监狱劳工制造服装,衣服内发现囚犯身份证

土澳的故事
2023-12-01 23:12:53
热搜上的“10斤猪肉”事件,炸出了多少被精神虐待的中国年轻人

热搜上的“10斤猪肉”事件,炸出了多少被精神虐待的中国年轻人

小椰子专栏
2023-12-01 13:34:05
丁俊晖冲220万+15冠,104-0、136-0,丁主任轰6-4强势逆转晋级

丁俊晖冲220万+15冠,104-0、136-0,丁主任轰6-4强势逆转晋级

军备博物馆
2023-12-02 03:05:52
武大校庆被天大背刺:130周年?历史悠久?不好意思,我不觉得!

武大校庆被天大背刺:130周年?历史悠久?不好意思,我不觉得!

妍妍教育日记
2023-12-01 14:46:40
缅北女魔头魏榕怪癖!每周都要“活剥驴耳”,3个闺蜜喜欢观刑

缅北女魔头魏榕怪癖!每周都要“活剥驴耳”,3个闺蜜喜欢观刑

马尔科故事会
2023-11-30 12:42:13
陕西高二女生操场生子,调查后发现,孩子父亲身份令人傻眼

陕西高二女生操场生子,调查后发现,孩子父亲身份令人傻眼

青丝人生
2023-11-30 18:09:24
义乌陪嫁12亿新娘被扒:是江苏名媛,刘亦菲粉丝,一天消费超10万

义乌陪嫁12亿新娘被扒:是江苏名媛,刘亦菲粉丝,一天消费超10万

缘木不求娱
2023-12-01 10:15:15
46分钟16记三分球!再见了,赵睿!人家才是中国男篮最佳后卫……

46分钟16记三分球!再见了,赵睿!人家才是中国男篮最佳后卫……

篮球实战宝典
2023-12-01 23:05:55
商务部:1-10月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53445.3亿元 同比增长8.7%

商务部:1-10月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53445.3亿元 同比增长8.7%

第一财经资讯
2023-12-01 14:27:12
被接管了!许家印豪宅内部首次曝光,浴缸设计直呼大胆

被接管了!许家印豪宅内部首次曝光,浴缸设计直呼大胆

奉壹数码
2023-12-01 16:39:44
这4类大学生在未来“最不值钱”,毕业即失业,学历再高也没用!

这4类大学生在未来“最不值钱”,毕业即失业,学历再高也没用!

家庭早教师可妈
2023-12-01 06:38:07
中听 | “阿里公务员献血”舆情,根源是“特权思维”

中听 | “阿里公务员献血”舆情,根源是“特权思维”

大象新闻
2023-12-01 11:27:05
亿万富翁解克锋找回被拐25年儿子!已准备3套房,认亲画面太泪目

亿万富翁解克锋找回被拐25年儿子!已准备3套房,认亲画面太泪目

缘木不求娱
2023-12-01 22:22:32
6-5、6-4,英锦赛4强决出2席:中国双星轰然出局,丁俊晖孤军作战

6-5、6-4,英锦赛4强决出2席:中国双星轰然出局,丁俊晖孤军作战

草根体育
2023-12-02 01:08:26
女人渴望你先“突破”防线,会故意给你“信号”,别傻傻不懂!

女人渴望你先“突破”防线,会故意给你“信号”,别傻傻不懂!

加油丁小文
2023-10-29 20:35:16
2023-12-02 07:08:49

头条要闻

河南小伙脸盖猪肉印章多日擦不掉 专业人士回应

头条要闻

河南小伙脸盖猪肉印章多日擦不掉 专业人士回应

财经要闻

"拦"省委书记年两后他们无奈住进烂尾楼

体育要闻

有答案了?卡椒登联手其他球员正负值:曼恩+57 威少-37塔克-15

娱乐要闻

五月天假唱风波升级 12首歌近一半假唱

科技要闻

江淮汽车官宣与华为合作,将推出豪华电动汽车

汽车要闻

续航超900km/12月15上市 星途星纪元ES配置曝光

态度原创

旅游
手机
数码
本地
公开课

旅游要闻

攀枝花,探索奇观与自然之美的旅游胜地

手机要闻

iPhone SE2024全新曝光, 1.58mm窄边框+4纳米芯片, 实力不凡

数码要闻

为什么intel不做手机CPU?反而给了高通、联发等企业机会

本地新闻

云游中国 | 震惊!这个地方我能一天两万步

公开课

贝加尔湖深达千米,里面最大的鱼有多大?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