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河北 > 正文

盐碱地中的米粮川丨河北:用科技唤醒沉睡的盐碱滩

0
分享至

视频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

6月9日,阳光明媚。河北沧州黄骅市旧城镇仙庄片区旱碱地麦田里,一株株禾穗饱满的小麦已经熟透,微风拂过发出沙沙的轻响,金黄的麦浪高低起伏,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清香。

在沧州,老百姓口中的旱碱地,就是大家熟知的盐碱地,旱碱麦就是生长在盐碱地里的小麦。

盐碱滩里的大丰收

沧州渤海新区黄骅市的旱碱麦。 黄骅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伴随着机械的轰鸣声,联合收割机开进了旱碱麦田。地垄边上,53岁的后仙庄村村民杨东进正在翘首等待自家小麦归仓。

“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这篇大文章”,杨东进对这句话印象深刻。5月11日上午,正在地里劳作的他见到了来此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总书记走进田间,细细询问他种了几亩地、亩产多少、小麦长势如何。杨东进的回答得到总书记的肯定:“祝你今年丰收!”

“总书记这么关心我们,我们更得加油干,多打粮、打好粮。”回忆起当时的情形,杨东进还是掩饰不住激动。

时间不长,一块地收割完毕,看着金色的麦流汩汩而出,杨东进笑得合不拢嘴:“今年风调雨顺,亩产能达到300多公斤,大丰收了。”

在黄骅,今年丰收的可不止杨东进一家,离这里18公里的常郭镇李子札村,友和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旱碱麦最高亩产更是超过了400公斤。

有农业常识的人都知道,在盐碱地种粮并不容易,土壤中的盐分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在含盐量超过6‰的重度盐碱地上,作物出苗率低于50%,产量减少90%。

沧州地处渤海之滨,“苦海沿边,地碱水咸。”“旱了收蚂蚱,涝了收蛤蟆,不旱不涝收碱嘎巴。”曾是这里的写照。据史料记载,早在2000多年前,黄骅就开始了旱碱麦的种植。只不过以“小红芒”等为主的原始品种,亩产仅有50公斤。碰上年景不好,麦种都收不回来。就拿杨东进来说,他以前也种麦,却一年到头连自家都不够吃。

那到底是什么让昔日不毛之地的盐碱滩,变成如今的丰产田呢?

答案就是几十年坚持不懈的科学改造,是一代又一代科研人员和农务工作者,用辛劳和汗水在盐碱滩里创造了奇迹。

寻找最耐盐的种子

在沧州中捷产业园区农科所试验田里,科研人员正在查看麦种成熟情况。黄骅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为了寻找最耐盐的种子,1975年,中捷友谊农场农科所(后改名为中捷产业园区农科所)就开始旱碱麦品种的选育。经过7年的努力,到1982年,他们选育出了冀麦32,让小麦亩产达到了150公斤。后来又选育出的捷麦19,让亩均产量增加到了260公斤。

目前,黄骅市主要培育推广了捷麦19、沧麦6002、沧麦6003等高产量、耐盐碱、抗旱抗寒性强的小麦品种,让旱碱麦的产量逐年增加。

与此同时国家队也在发力。2013年,科技部、中国科学院联合环渤海河北、山东、辽宁、天津4省(市)启动了“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针对盐碱荒地和中低产田重点突破“土、肥、水、种”等关键技术,河北省是“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的主战场。之后,中国科学院南皮生态农业试验站也筛选出了一批耐盐碱、高产量的旱碱麦品种,比如“小偃60”“小偃155”等。

土壤改良是丰产的基础

要想在盐碱地里种好粮,除了要选好种子,土壤治理也很重要。

盐碱地的形成,原因是地下水位高、蒸发强烈或地形低洼,造成水中溶解的盐类在土壤表层积聚,久而久之,土壤理化性质随之改变,影响了植物生长。

所以要治理盐碱地,就得想办法降低土壤的含盐量。于是当地就利用盐碱地地下浅层咸水丰富的特点,在寒冬时节抽取地下咸水灌溉,之后在地表形成冰层。因融点不同,等来年开春,高浓度的结冰咸水最先融化、下渗,也把地表大部分盐分带到地下,等气温回升至零摄氏度,地表结冰的淡水融化,又起到淋洗地表盐分的作用。

试验发现,利用咸水结冰灌溉技术,地表耕层的盐分可在短时间内明显降低。现在这一技术已在环渤海地区30多个县(市、区)推广约1200万亩,相比2012年,平均每亩节约淡水60多立方米、增产粮食100公斤。

对一些盐碱度较高、难以播种旱碱麦的耕地,还可以通过先种苜蓿,调节盐碱度,提高肥力。等到土壤逐步改善后,再推广种植旱碱麦。据了解,2023年,仅黄骅市苜蓿种植面积就超过了10万亩。

除此之外,农作物秸秆还田,科学施用有机肥等措施也一直在同步进行。在长期的实践中,当地还推出了旱碱麦“六步法”种植技术,包括品种选择、重施底肥、缩行增密、精细播种、重度镇压、春季肥料水溶追施等,让旱碱麦产量“节节高”。仅去年,沧州就种出了100多万亩旱碱麦,收获了22.37万吨粮食。

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大文章

各种造型的黄骅面花。黄骅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因为盐碱地里矿物质含量高,旱碱麦的营养丰富,富含钙、钾、铁、锌等多种微量元素,蛋白质含量普遍高于国标;出粉率约76%,湿面筋含量超35%,面粉不粘手、韧性强,面食麦香浓郁、软绵筋道、口感舒适。

用旱碱麦加工、印刻着寓意吉祥图案的黄骅“面花”,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早在几年前,就被端上了北京人的餐桌,而用旱碱麦面粉加工的果蔬面、蝴蝶面等形态多样的面食产品,更是深受消费者青睐。

目前,沧州市培育了旱碱麦专业加工企业6家,年加工能力达到20万吨以上。初步形成了集种植、加工、仓储、物流、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条。

其实不光是沧州,在河北省其他的一些地方,也在盐碱地的开发利用上,做出了不小的成绩。

比如,邯郸曲周曾是有名的“老碱窝”。50年前,中国农业大学在这里建立了实验站,通过艰苦努力,摸索出了一套改土治碱经验,让千年老碱窝,终变米粮川。后来,这一成果也从曲周推广到全国,惠及了4.7亿亩低产耕地的治理;张家口坝上地区则通过种藜麦、燕麦、油莎豆等特色农作物,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还改良了盐碱地;秦皇岛市昌黎县和唐山市曹妃甸区,把沿海的盐碱滩涂开发成了水稻田;廊坊安次区在盐碱地种上了耐盐碱的莲藕,亩均收益达到了六七千元……

创新永无止境,为了进一步做好盐碱地的开发,接下来沧州的科技工作者,将利用分子生物学等现代科技手段,提高选育效率、缩短选育周期,同时加强小麦抗盐栽培研究,为进一步提高小麦产量,提供科技支撑。

河北大地上发生的这些生动事例,让我们不难看出,只要能充分发挥好科技创新的作用,因地制宜做好盐碱地的改造和适宜农产品的开发推广,就一定能唤醒沉睡的资源,让昔日的盐碱地,变成今天的大粮仓。

(长城新媒体综合自人民日报、新华社、河北日报、河北广播电视台、长城网、沧州日报等)

策划:邵荃

监制:翟新 马勇

统筹:贾明伟

制作:李雄飞 秦菁 熊庆

鸣谢:

河北广播电视台

沧州市委宣传部

黄骅市融媒体中心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妻子每次打完麻将回家都去厕所,我起疑心尾随她,最终得知原因

妻子每次打完麻将回家都去厕所,我起疑心尾随她,最终得知原因

潮河讲堂
2025-06-30 17:03:40
十大元帅与毛主席的关系亲疏,分为三档,谁在前,谁在后?

十大元帅与毛主席的关系亲疏,分为三档,谁在前,谁在后?

诺言卿史录
2025-07-04 09:15:10
1949年,潘文华起义前,发现枕边人七姨太是特务,处理方式厉害了

1949年,潘文华起义前,发现枕边人七姨太是特务,处理方式厉害了

古峰说史
2025-07-04 22:02:37
太尴尬!一男一女在KTV整活,被朋友偷拍了,这友谊还能继续吗?

太尴尬!一男一女在KTV整活,被朋友偷拍了,这友谊还能继续吗?

说点真嘞叭
2025-07-04 06:20:27
湖北一地21个机关事业单位,围墙全拆了

湖北一地21个机关事业单位,围墙全拆了

上观新闻
2025-07-06 10:26:07
女孩嫁印度20年没回中国,父亲退休后去探望,见到女婿后原地痛哭

女孩嫁印度20年没回中国,父亲退休后去探望,见到女婿后原地痛哭

黄家湖的忧伤
2025-06-30 17:29:00
控制欲强、极度抠门的人,都是“肛门性格”!

控制欲强、极度抠门的人,都是“肛门性格”!

诗词中国
2025-07-04 15:58:52
巴基斯坦低估了自己的战果!印度少校承认:2套S-400被摧毁!

巴基斯坦低估了自己的战果!印度少校承认:2套S-400被摧毁!

锋芒毕露
2025-07-05 20:56:44
俄国防部:俄军对乌克兰进行大规模打击

俄国防部:俄军对乌克兰进行大规模打击

新华社
2025-07-04 20:23:16
李佳薇《歌手》得票率94.5%,网友:487票得了460票?

李佳薇《歌手》得票率94.5%,网友:487票得了460票?

韩小娱
2025-07-05 16:31:38
大众威然诚意拉满,2.0T入门咬牙18万!你们还选赛那GL8?

大众威然诚意拉满,2.0T入门咬牙18万!你们还选赛那GL8?

华庭讲美食
2025-07-06 01:57:34
油价大跌超0.85元/升后,连涨3次,7月15日下次油价调整或大跌

油价大跌超0.85元/升后,连涨3次,7月15日下次油价调整或大跌

油价早知道
2025-07-06 00:09:32
40℃热浪夺命,“不靠空调过夏”的欧洲人扛不住了,有中国产品被抢空

40℃热浪夺命,“不靠空调过夏”的欧洲人扛不住了,有中国产品被抢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4 19:30:12
福建富二代飙车丧命:年仅21岁,长相帅气可惜了!父亲发文太戳心

福建富二代飙车丧命:年仅21岁,长相帅气可惜了!父亲发文太戳心

大笑江湖史
2025-07-06 09:15:25
第一次感受到“硫磺皂”的杀伤力,2块钱竟能解决那么多生活痛点

第一次感受到“硫磺皂”的杀伤力,2块钱竟能解决那么多生活痛点

装修秀
2025-07-01 11:40:03
突然冲上热搜!杭州东站怎么了?乘客:列车刚进站就紧急刹车,最新消息:有人卧轨,已送医

突然冲上热搜!杭州东站怎么了?乘客:列车刚进站就紧急刹车,最新消息:有人卧轨,已送医

上观新闻
2025-07-05 22:04:27
正式续约!广东男篮作出决定,2争议球员,有望直接拿顶薪

正式续约!广东男篮作出决定,2争议球员,有望直接拿顶薪

十点体坛
2025-07-05 16:18:15
iPhone 17 ProMax即将发布,苹果今年要封神了

iPhone 17 ProMax即将发布,苹果今年要封神了

搞机小帝
2025-07-05 21:16:22
洪森公开交了底,泰国总理不换人,柬埔寨就不会与泰国握手言和

洪森公开交了底,泰国总理不换人,柬埔寨就不会与泰国握手言和

红色国际
2025-07-05 22:55:02
2025年养老金调整即将开启,企退上涨金额如低于80元,能多涨吗?

2025年养老金调整即将开启,企退上涨金额如低于80元,能多涨吗?

小舟谈历史
2025-07-05 09:46:44
2025-07-06 12:03:00

头条要闻

牛弹琴:马斯克终于要大干一场 美国政坛巨震要开始了

头条要闻

牛弹琴:马斯克终于要大干一场 美国政坛巨震要开始了

财经要闻

马斯克宣布:美国党成立了!

体育要闻

史上最真实的F1电影,是怎么拍出来的?

娱乐要闻

2025上半年最能扛收视5位男演员排名?

科技要闻

"大而美"法案连锁反应:特斯拉或将推"平价车"

汽车要闻

阿斯顿·马丁跑车阵容将齐聚2025古德伍德速度节

态度原创

家居
时尚
本地
数码
房产

家居要闻

合理布局 三口之家的温馨空间

“生活不会一直都很好,但今天很好”

本地新闻

建筑地标如何成为城市人才汇聚的 “强磁场”?

数码要闻

最香显卡还是NVIDIA!销量独占70%+、RTX 5070成绝对王者

房产要闻

湖畔微醺夜,与全球大生活家共赴世界庄园理想生活之约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