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贡献秦皇岛力量】
面对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形势,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充分发挥区位、生态等比较优势,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坚持养老事业与产业并举,推进京津冀养老一体化发展。6月26日,记者专访了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董菲。
记者:近日,市民政系统开展了“讲党性、树风气、创一流”活动,请您简要介绍一下活动开展情况。
董菲:今年,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教育引导广大党员进一步强化党性观念,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解放思想、奋发进取,转变作风、真抓实干,加快实现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全市民政系统围绕“1+4+N”目标体系,大力推动民政各项工作开展。即“1个目标”:力争在全省当标杆,在全国争一流;“4项举措”:以学习明方向、以担当显党性、以实干出业绩、以清廉赢民心;“N项重点工作”:乐享河北、省市民生工程、第五届中国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创新大会和澜湄残疾人康复辅助器具服务合作论坛以及其他民政常规性重点工作。通过深学细悟“讲党性”、知行合一“转作风”、对标对表“创一流”,以开放的思维、创新的举措打造秦皇岛民政亮点,加快推进“民生使者”党建品牌建设。
记者:您刚才提到了秦皇岛民政“1+4+N”目标体系,也提到了对标对表“创一流”,请问今年市民政局在全面推动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中取得了哪些成绩?
董菲:今年,全市民政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民政工作会议精神,对标对表省市年度考核目标任务。一是精心服务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京畿福地、老有颐养的乐享河北,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优化普惠养老服务供给、提升养老服务人才队伍能力素质。二是持续保障改善民生,积极推动省市“民生工程”:提前完成特殊困难老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程1388户;提前超额完成养老服务人才队伍能力素质提升工程,新增养老护理员持证人员158人,远远超出省定65人目标任务;持续开展社会救助扩围增效工程,认真做好低保边缘人口认定和常态化救助帮扶工作,上半年已认定4102户、8402人。三是积极筹备第五届中国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创新大会和澜湄残疾人康复辅助器具服务合作论坛。
记者:秦皇岛作为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全年气候宜人,适合老年人休疗安居。请问,民政领域今年还会取得哪些新的进展和新的突破?
董菲:近年来,我市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培育养老新业态,加快推动“医、药、养、健、游”高度融合发展,构建以生命健康产业为核心、以北戴河培疗机构转型为引领的多元化养老产业发展格局,全力打造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京畿福地和康养名城。今年,为鼓励引导北京养老项目向我市延伸布局,市政府特申请将秦皇岛市纳入北京养老项目向廊坊市北三县等河北省环京周边地区延伸布局范围,助力推动我市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全市有养老机构62家,其中公办养老机构16家,民办机构46家,总床位10171张(公办养老机构床位3572张,民办养老机构床位6599张),全市护理型床位占比55%。共入住老年人3280人,入住率32.2%,工作人员1065人。有星级养老机构34家,建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61家。全市168个赋码社区共有日间照料服务设施192个,实现了社区日间照料服务设施全覆盖、全运营和信息化、远程监控管理,此项工作在全省排名一直处于领先位次,为承接北京养老需求打下了坚实基础。今年我市申请了养老机构改造提升项目2个,分别是河北平安健康集团北戴河综合康养项目、昌黎县集中供养中心(公建民营)改造提升项目,项目总投资超1.39亿元。接下来市民政局将继续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确保以高质量的养老服务承接北京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
来源:秦皇岛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