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必须在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中不断增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党员的党性,不是随着党龄增长和职位提升而自然提高的,不加强修养和锤炼,党性不仅不会提高,而且反而会降低,甚至可能完全丧失。每个党员干部都要始终牢记入党时立下的誓言,不管走多远都不能忘了为什么而出发,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守好自己的精神家园。
第一,要把牢理想信念总开关。坚定理想信念是加强党性修养的根本问题。一个党员干部过得硬,首先要在理想信念上过得硬。革命战争年代,无数先烈在生死考验面前之所以赴汤蹈火、视死如归,靠的就是对崇高的理想信念忠贞不渝、矢志不移。如果动摇和丧失了正确的理想信念,就会在纷繁复杂的现实中迷失方向,就会放纵自我直至坠入腐败的深渊。我们每一个领导干部都必须注重强化理论武装,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带着责任学、带着感情学、带着问题学,不断补精神之钙、固思想之元、培为政之本,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第二,要自觉践行党的宗旨。常修为民之心,密切联系群众,这是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也是检验干部是否称职的重要标准。党员干部要守住清廉的底线,必须摆正自己与群众的位置,树立为民服务的情怀。要始终把群众当作我们的衣食父母,想问题、办事情从群众立场出发,及时了解群众诉求,妥善化解利益矛盾,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绝不能做与民争利的事情。
第三,要进一步加强道德修养。“人无德不立,官无德不为”。总书记强调,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务必把加强道德修养作为十分重要的人生必修课,努力以道德的力量去赢得人心、赢得事业成就。”我们要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珍重人格、珍爱声誉、珍惜形象,增强道德责任感,常修为政之德,积小德养大德。要自觉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深入学习道德模范和先进典型的崇高精神,时时处处见贤思齐,提升思想道德境界。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生活情趣,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切实把精神追求转化为个人修养的内在底蕴,转化为建功立业的强大动力。(供稿人:马文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