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讲员正在用自己的“小故事”讲述时代发生的“大变化”。
由渤海新区党工委黄骅市委宣传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骅中街道联合举办的“强国复兴有我”——365百姓故事汇群众宣讲活动在信誉楼社区精彩开讲。
“咱救助的是一个18岁女孩,她的父亲来信说,感恩给了孩子生的希望,孩子又多了一位父亲……”宣讲活动在红色朝阳志愿者李洪峰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故事中展开,协会党员志愿者郑玉新以《党旗下,志愿红》为题深情讲述了志愿者们扶贫帮困、无私奉献的大爱故事。常郭镇李子札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刘书榕讲述了全市首家敬老食堂里,“小小一餐饭中的民生大情怀”。融媒体中心记者王萌讲述了《生而平凡 梦想伟大》的援疆教师张建敏的故事。《执着的交通人》《坚定信念 牢记嘱托全力当好人民群众店小二》《不忘军人本色 埋头砥砺前行》,来自交通运输局、行政审批局、骅西街道的工作人员讲述了他们立足本职工作,积极进取,为民服务,“强国复兴有我”的担当故事。
据了解,群众宣讲活动是进一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基层入脑入心,深化“我是文明市民要为城市争光,我是燕赵儿女要为河北争气”活动的具体载体,组织干部群众通过讲述亲身经历和身边的故事,放大基层经验,培树先进典型,展示近年来全区全市取得的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为渤海新区黄骅市高质量发展凝聚强大精神力量。活动中为6位宣讲人颁发了“优秀宣讲员”荣誉证书。各功能区、乡镇、街道办以及部分单位相关负责人,社区群众共80余人现场聆听宣讲活动。
“接下来,宣讲活动将在我区、我市各行各业全面铺开。聚焦‘大主题’,突出‘小切口’,通过群众宣讲活动,用百姓听得懂的语言,用生动的故事凝聚奋斗力量,用伟大的精神鼓舞士气、砥砺前行。”市委宣传部三级主任科员刘雪艳说。(刘超 刘国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