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要闻
执法局:夯实干事之能 扛起担当之责
县委十二届四次全体会议结束后,县执法局及时组织召开全体干部职工会议,认真传达了县委十二届四次全体会议精神,研究部署贯彻落实工作。
提高政治站位,坚持以学铸魂。全局党员干部要把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县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让精辟思想、经典论断、严密逻辑在头脑中扎根,真正学出坚定信仰、学出绝对忠诚、学出政治自觉,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立足执法工作职能,结合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标准,坚决把全会要求转化为自觉行动、具体行动,全面保障城区居民的生活环境,推动城市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切实把会议精神转化为实际行动和工作成果。
加强队伍建设,夯实干事之能。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切实肩负起城市管理工作职责,按照北京城市副中心协同发展一体化要求,引入京标服务,实现城乡环卫工作规范化、专业化、一体化管理,全面提升我县环境卫生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从加大投入、压实责任、加强培训等方面入手,严格要求执法人员着装、规范执法行为及执法车辆使用等,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外树形象、内强素质,不断践行“721工作法”,全面提升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和为民服务水平。
精细化管理,扛起担当之责。理论学习不是坐而论道,需要起而行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撸起袖子加油干,一步一个脚印把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付诸行动、见之于成效。”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领会其中深意,不搞花架子,不唱高调子,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扛起担当之责。从执法力量、市容规范、广告管理、违建整治等多方面入手,针对市容问题多发、易反弹等难题,加强巡查监督,严格执行“队员包段、队长包片、班子成员包区域”以及定岗、定责、定人、定时的网格化精细管理模式,通过步巡、车巡、站巡相结合的马路办公方式,进行一线摸排问题,消除执法巡查盲区,确保情况在一线掌握、问题在一线解决。真正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县委四次全会精神融入日常工作,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好全年任务,为全力推进与通州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推动廊坊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上走在全省前列贡献力量。
本版要闻
推进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提高群众幸福指数
我县以增强群众获得感为落脚点,抓落实、提质量、重培训,扎实推进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各项工作,确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普惠群众。
在县中医医院体检科,城区建立健康档案的65周岁以上老人排好队,依次开始了体检项目,医务人员现场为老人们免费测血压、血糖,检验血常规、肝肾功能、血脂,做超声、心电图检查等,并给予饮食建议,对群众提出的常见病、多发病等问题进行耐心细致的答疑解惑,引导群众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健康保健水平,满足基层群众就医需求。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我国公共卫生制度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该项目对广大居民的身心健康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县中医医院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对在县城区常住居民提供免费、自愿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做好这项工作,县中医医院抽调了精干力量组成了公共卫生服务领导小组,制定了工作方案、工作台帐及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分工,强化责任,认真把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县中医医院多次组织医务人员深入城区各辖区,通过义诊宣传等形式向广大居民宣传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惠民政策、项目内容等,让更多的社区居民知晓其重要意义,大大提升了广大居民对公共卫生服务的认识和满意度。县中医医院深入各村街、社区、企业、机关、养老院、校园开展义诊宣传、健康咨询、急救培训、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现场解读体检报告等“六进”活动共131次,参与医护人员2000余人次,受益群众达到3万余人。建立国家基本公共卫生居民健康档案3.6万余份,为65周岁以上建档的老年人每年一次免费健康体检,并进行体检报告解读,有效地提高了服务人群的健康水平。
我县以重点人群为切入点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积极转变工作思路,紧扣“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变过去的坐等上门为主动上门服务,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干预,指导辖区居民无病预防、有病干预,改变过去重治轻防的现象,对目标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定时监测、指导康复、控制病症,做到有病早治、无病早防,提高辖区居民生活质量,让基层公卫医生成为群众健康的“守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