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交通学院围绕“热爱科学,崇尚科学”主题,以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主线,以宣传科技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为主旋律,充分调动该校广大师生积极性,以学校实验室为科普平台,以特派员老师、相关专业同学为科普团队,深入师生,认真开展各项活动。
加强领导,编制方案
沧州交通学院科研处负责组织协调,学生处、校团委、实验实训管理中心、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负责工作落实。结合各单位工作职责,科研处详细制定本校2023年科技活动周活动项目备案表,明确各单位工作任务、工作目标、时间节点,确保工作内容按时完成,工作资料按时提交。
活动丰富,扎实开展
(一)深入企业,组织科技特派员开展科技知识宣传活动
本校广大科技特派员灵活开展科技知识宣传活动,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深入企业,结合企业生产现状,向企业生产人员针对性开展科技知识宣讲工作,传授新技术、新政策、新法律等新知识。活动开展以来,广大科技特派员老师采取实地走访、线上授课、现场指导等方式,开展各类科技培训18次。如李永越、张晓坤、孙立城三位老师深入沧州市益奥特体育装备有限公司,结合企业员工的知识水平,根据企业技术需求,开展solidworks软件的使用培训工作。张志芳老师走进河北光德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从陶瓷型铸造、石膏型铸造、连续铸造、真空吸铸、铸渗技术、复合材料的金属浸渗技术、电磁铸造技术方面,为企业进行铸造技术的培训。代伟业老师深入河北新林坡孵化器科技有限公司,为员工进行机械制图规范专题讲座,内容主要包括尺寸标注的基本规定、组合体的尺寸标注、圆弧连接图形的尺寸标注、尺寸的清晰布置。孙彤老师前往黄骅市大华造船有限公司进行技术传授,指导公司员工撰写船体设计说明书,修改基本结构图,设计规划船内电气电路。尹志芸老师深入河北敬业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企业药品原料来源、安全生产、生产线操作、产品流通、产品研发等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为企业提供技术参考。
特派员张志芳老师进行铸造技术培训
特派员尹志芸老师深入车间进行技术指导
特派员李永越、张晓坤、孙立城老师进行solidworks软件培训
特派员张新德老师进行进行室内设计培训
(二)深入校园,组织相关专业同学进行科普知识宣讲
本校组织机械、电气、自动化等相关专业同学,以志愿者的身份,深入黄骅市学院路小学,以知识竞答、科技游戏、科普视频、科普实验等方式,进行科技宣讲,为广大小学生普及科学知识,让科技观念深入小学生人心。本校广大科普志愿者通过磁悬浮笔、瓶子吹气球、全息投影、牛奶画、火山爆发等实验,通俗易懂的展示了相关实验原理,通过展示一系列相关的实验室作品,形象的展示了科技成果,宣传科技人物,讲述科技故事,阐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
科普进小学校园活动
科普进小学校园活动
科普进小学校园活动
(三)线下开放物理实验科普示范基地
实验室基本情况
本校物理实验科普示范基地是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分站、河北省公民科学素质教育基地,同时也是沧州市和黄骅市科普教育基地。物理演示实验室使用面积520余平米,共包括5个主题实验室和一个演示走廊,现开设演示实验130余项,实验内容涉及力、热、光、电、近代物理和天文学等方面。
大学物理演示实验室—3(电磁学实验室)
电磁学实验室,共有实验仪器30余台(套),内容涉及电场、磁场、电磁感应等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实验有雅各布天梯、高压带电作业、法拉第笼、怒发冲冠等。下面介绍几个典型实验:
雅各布天梯实验,演示了电弧产生和消失的过程和空气击穿的现象,两电极间有15000伏的高压,由于电极底部间距最小,电场最强,空气首先被击穿形成电弧,热空气密度小,电阻率抵,所以电弧随着热空气向上漂移。
怒发冲冠,当人体与静电球接触时,人体与带电体同电位,电荷喜欢聚集在尖端处,人体头发最为尖端,所以大量电荷都聚集在头发上,由于任意两根头发具有相同电荷,互相排斥,因此我们能够看到所谓怒发冲冠的现象。
大学物理演示实验室—2(天文学实验室)
天文学实验室,共有实验仪器10台(套),比较有代表性的实验有超导磁悬浮、3D打印、电磁炮、天文望远镜等。下面介绍几个典型实验:
天文望远镜,由寻星镜和主镜两部分组成,寻星镜用于寻找天体的大致方位,主镜用于观测天体。我们利用CCD与显示器相连,能使更多同学同时观察天体现象。
超导磁悬浮,演示了超导体的磁悬浮现象,验证了超导体在低温下具有完全抗磁性,超导磁悬浮具有重量轻、耗电少、速度高等优点。
3D打印,是一种以数字模型为基础,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目前该技术已在航天航空、医疗、建筑、工业设计等领域有所应用。
大学物理演示实验室—4(力学和热学实验室)
力学和热学实验室,共有实验仪器30余台(套),内容涉及力学和热学的相关实验。比较有代表性的实验有空气动力仪、锥体上滚、茹科夫斯基凳、热力学第二定律等。下面介绍几个典型实验:
空气动力仪实验,伯努利方程是在流量相同的情况下,不同区域由于流速不同,导致空气压强不同。仪器上可看到通风管粗细不同,在相同风流量的作用下,玻璃管中水柱的高低不同,验证了流体力学中的伯努利方程。
弦驻波实验,演示了横驻波现象。信号发生器产生的振动信号,沿着绳子传播,入射波和反射波叠加形成驻波,调节振动信号的频率可以得到稳定的驻波。
大学物理演示实验室—5(光学实验室)
光学实验室共有实验仪器30余台(套),内容涉及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等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实验有,迈克尔逊—莫雷实验、视觉暂留、旋光色散、牛顿环等。下面介绍几个典型实验:
迈克尔逊—莫雷实验,可以观察到明暗相间的圆条纹,移动反射镜可以观察到陷入或冒出的现象,是诺贝尔物理学奖实验,测量了光的传播速度,是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实验基础。
视觉暂留实验,视觉暂留现象又称余晖效应,是指在人眼前消失的物体,仍会在脑海保留0.1~0.4秒,余晖效应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电影和电视就是对这一效应的直接应用。
大学物理演示实验室—1(近代物理实验室)
近代物理实验室共有实验仪器30余台(套)。实验项目包括全息成像、360度“全息”投影、光纤传输、VR成像技术等。下面介绍几个典型实验:
360度“全息”投影,可以观测到立体三维图像。它所呈现的图像并非真正的三维图像,而是通过一个四面透明的锥体对平面图像进行反射所形成的二维图像。由于反射图像悬浮于空中,使观众产生了立体的印象。
光纤传输,展示了光导纤维介质具有数据、信号传输的性质,验证了光的全反射原理。光导纤维是一种由玻璃或塑料制成的光传导纤维,主要传输原理为光的全反射。
物理演示实验可以使复杂的物理规律形象化、系统化。通过实验增加了学生对大学物理相关知识的理解,促进了学生对于知识的活学活用,可以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与实践动手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帮助学生有效消化和吸收相关物理知识方面,具有很大作用。
活动内容
本次活动将“活教”和“活学”贯穿始终,广大同学在实验室老师的带领下,走进各个实验室,通过感官,体验感受光学、力学、电磁等物理现象。指导教师通过使用实验室陈列的超导磁悬浮、360度全息空间投影、偏振光干涉演示仪等物理实验模型,详细地向广大同学讲解实验仪器的组成、布局和原理,并为广大同学进行现场演示。通过现场倾听、直观感受、实地参观、亲身体验等,趣游实验室,了解各类物理实验现象,掌握更多物理常识、有效拓宽广大同学的科学视野。
通过此次物理实验室科普示范基地开放活动,广大同学进一步丰富了自身知识储备,拓宽了自身科学视野。今后本校将继续推行科普教育,向广大同学传播科技知识,激发广大同学科技创新、学习科技、运用科技的学习热情。
线下开放物理实验科普示范基地
线下开放物理实验科普示范基地
线下开放物理实验科普示范基地
(四)线下开展计算机技术服务活动
按照“以服务促认知、以实践促提升”的原则,本校深入开展计算机技术服务周活动,活动旨在解决电脑使用过程中出现卡顿,软件病毒等问题,引导同学了解并清楚掌握此类问题的解决方法,以便后期自行解决相关问题,提高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增强校园科技文化氛围和学术氛围。此次活动得到广大师生的认可,累计维修电脑40余台,师生参加人员累计40多人次。
通过本次活动,计算机协会的每位成员都收获了许多,广大同学高度重视此项活动,及时引导维修电脑的相关师生,认真细心解决电脑所出现的问题,详细记录服务电脑存在的相关信息,为后期解决相关问题提供经验借鉴。
通过这次活动,该学生组织的广大同学在计算机维修方面学到了较多知识,更加深入了解自己的专业价值,提升了广大同学团队意识、合作意识和专业技术水平。
线下开展计算机技术服务活动
线下开展计算机技术服务活动
线下开展计算机技术服务活动
此次“科技活动周”,大力推动全校师生主动投身于学校的各项科技活动,帮助广大师生接触实践、接触生活、接触社会,大大增强了广大师生的科学素质,进一步营造了尊重科学、崇尚科学、相信科学、依靠科学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