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县依托农村志愿者团队开展为老助老志愿服务活动,探索以志愿服务的方式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有效路径。自2016年运行至今,全县7000余名农村老人受益,让“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的美好晚年,真正融入农村老人的生活。

针对农村困难老人、独居老人生活质量不高的现状,青县以“党建引领、村办民助、自愿参与、因村制宜”为原则,整合农村资源,盘活农村幸福院、文化活动中心、闲置民房等场所建设“孝老食堂”,积极动员党员干部、“乡贤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等村级自治组织成员、热心村民、爱心企业员工、社会实践大学生等成立志愿服务队伍,为农村困难老人、独居老人集中提供一日两餐或三餐服务,既让农村困难老年人能够吃上一口“热乎饭”也为老人们在一起互相交流,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搭建了平台。

青县通过“孝老食堂”建设,不断将农村志愿服务爱心平台的触角向更宽更深处延伸,为各界爱心人士踊跃支持家乡养老事业发展贡献力量提供了“窗口”。“孝老食堂”建设运营过程中,积极发动社会力量,密切联系各界商会、乡贤,以及热心公益的企业、个人,使其成为“孝老食堂”建设的亲身参与者。金牛镇大鹁鸽留村掀起捐款热潮,企业、群众爱心捐款达31万元。青县曹寺镇曹寺村村民自愿捐出闲置房屋,6家企业近百名群众捐款11万元,热心群众纷纷捐赠蔬菜,成为全村合力共建的典型。自推进“孝老食堂”建设以来,青县参与捐款捐物爱心企业380家、爱心群众6200余人次,累计750余万元,捐建“孝老食堂”50家,各界群众自发捐赠米面粮油、新鲜蔬菜成为常态,形成了全社会爱老敬老浓厚氛围。

青县还积极探索“孝老食堂”建设与农村移风易俗相辅相成的服务模式,通过志愿服务推动农村移风易俗,从而反哺孝老食堂发展。“孝老食堂”建设运营全面推动了村党支部领导下规范运行的“乡贤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等村级自治组织,逐村制定完善了村规民约,治理有效的基层自治体系初步形成。青县流河镇人和镇村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通过村“红白理事会”倡导红白事简办,节省下的资金加上社会捐款10万元,全村合力创办“孝老食堂”。理事会成员组织全村63名妇女组成志愿者服务队,轮流服务。在助餐服务的基础上又衍生出助洁、助浴、助洗等功能,不仅解决了困难老人的吃饭问题,还推动了文明村风,大大提升了全村党员群众的凝聚力。

青县还依托“孝老食堂”建设,打造农村综合养老服务设施。在“孝老食堂”建设运营过程中,在农村持续推进孝老食堂服务高龄老人“适度扩面”的新思路,不只解决吃饭质量不高的问题,还向更多元化迈进,因地制宜引入戏曲、书画、文娱等活动形式,成为为农村老年人提供综合养老服务的设施。广大志愿者们定期到各孝老食堂开展慰问、聊天、文艺演出、戏曲专场等志愿活动,还利用假期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敬老志愿实践活动,丰富老年人精神生活。老人们充分发挥余热利用自身特长,教孩子们下棋、写字等。

多年来,青县“孝老食堂”志愿服务活动创新性建设,不仅为农村老年人提供就餐、休闲娱乐、互助照料等服务,还满足了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也逐渐探索出了一条更为灵活、更加有效的基层互助养老新模式,走出了一条与集中供养和公办养老并行的补充养老新路径,目前,全县已建成投入运行孝老食堂83家,孝老食堂义务志愿者队伍已达5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