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曹海旭
文案编辑:王树丰 焦国远
时值五月,阳和气清,百草初绽,永定河畔,鱼鸥破浪,白鹭立水,宛如仙子。
九河下梢之地,古贝黄金海岸码头西隅,古老的村庄隐藏着一支朴素的形意拳流派。
据说此流派形意拳源自于山西,为山西太谷宋世荣所传。宋氏原籍北京,后入晋商。
宋世荣传其子宋虎臣,宋虎臣传河北荣城李旭洲,李旭洲将宋氏形意拳,以及自己的一生,留在了这里。
形意拳在此地已经传承四代。当年农民在劳作之余,多以此拳消遣时光。
揉手化劲,攻防摔打,试力搏杀,遵为常态,又有枪剑刀杆等器械,近些年逐渐淡出视野。
信息时代,社会安定,武术慢慢的失去了应有的作用,爱好者更是寥寥。
津门拳技在河北受到部分年轻人的喜爱,对形意拳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老一辈拳家常说:“庄稼把式登不了大雅之堂,农民的活计,消遣解闷而已……”。
就是这样一个,本应该被时代淘汰的文化门类,依旧绽放其顽强的生命魅力。
此一行,因魅力话题而起,一群爱好者,两代传承人,怀着好奇和憧憬来到这里。
岁月老了容颜,时代改变了生活,不变的是那份坚守。
河流还是那条河流,人还是那几个人,有些苍老,有些凋敝。
如果再回到从前,是否可以挽救青春,令已逝去的时光全部重现。
拳还是那个登不了大雅之堂的拳,依旧令人着迷。
它已经没有上阵杀敌的机会,也不能养家糊口。既浪费时间,又枯燥乏味,一招一式那么难看,一辈子就那么两下子,有时间可以用来做更多的事情,练拳这是何苦呢?
探知人体奥秘,开发潜能,启迪智慧。遵循自然至理,展示独特文化现象。
认祖归宗,落叶归根,人之常情,寻根之旅,不虚此行。
老人说:“练拳没用,赚钱吃饭,养家糊口才是正事”。
健身或许可以,外门派如何练功我们不清楚,家里人都还算长寿,生病的不多。
就当是修行吧,修身齐家是大事。
热闹的气氛,不仅仅限于年轻人,谈到练拳,令人忘记衰老的痕迹。
初次见面,恨不得把一辈子所得全部给你,
这仅仅是美好的愿望。
拿去吧,不要让它就此失去。
岁月携带风雨,会抹去时代的痕迹。
录制一个上午,保留此刻历史,就是对历史的尊重。
关于练拳、悟道和做人的话题,老人对孩子们,似乎永远放心不下,直至我们和他们一样。
寻根之旅,早在两年前,央视曾做大量工作,也在探寻它的存在,称之为藏着的武林。
武林是一个美丽的传说,功夫是需要悟道、验证、实证和实践,时光荏苒挑战身体、生存、年龄、还有家庭,这个过程极其漫长而煎熬。
相聚短暂,分别含泪不忍回眸。
不知道这种文化现象,还能传承多久。
一辈子的好功夫,儿孙不喜欢,换来的不过一声叹息。
生活需要仪式感,因其艰难。
生活更需要毫无目的的坚守,因其看不到未来。
无数看不到未来的接棒人,如过江之鲫令人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