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6日,衡水市人民检察院新闻发言人、检察委员会专职委员陈儒新在新闻发布会上就公益检察护航美丽衡水建设说,衡水检察机关落实河北省“燕赵山海·公益检察”护航美丽河北建设专项监督部署,瞄准衡水市委、市政府“十四五”期间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目标,突出衡水湖、大运河、滏阳河等“一湖九河”重点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治理,扎实开展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和生态资源四个领域专项监督,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服务保障经济强市、美丽衡水建设。
“燕赵山海 公益检察”专项监督活动海报
全市检察机关“燕赵山海 公益检察”护航美丽河北建设专项监督工作推进会
据介绍,衡水市检察院围绕护航美丽衡水建设目标任务,坚持问题导向、办案导向、效果导向,将搜集梳理一批案件线索,集中办理一批影响力大、社会效果好的案件,修复治理一批遭损坏的生态环境状态,推动解决一批系统性行业性治理难题,健全完善一批长效机制,总结形成一批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办案指南,办理总结一批典型案例,着力打造一批具有衡水特色和辨识度的生态环境检察品牌。实现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公益诉讼办案力度持续加大,办案质量持续提升,办案效果持续增强,环境有价、损害赔偿的恢复性司法理念得以全面有效贯彻落实,促进行政机关依法全面有效履行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工作职责,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的社会氛围进一步浓厚。以“燕赵山海·公益检察”护航美丽河北建设专项监督,推动实现天蓝、地绿、水秀的美丽衡水。
衡水市人民检察院开展河湖巡查行动 助力保障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衡水市检察院与衡水市委统战部、共青团市委会签意见共同推进“益心为公”检察云平台建设
衡水市检察院针对衡水地域特色和实际,梳理出衡水湖、滏阳河、大运河等“一湖九河”河湖水体保护,废弃农用塑料薄膜污染防治、耕地保护、地下水保护等领域23个“小专项”。衡水市检察院统筹,以“小专项”为靶向,分若干工作组,对立案、磋商、检察建议、诉前整改、起诉、诉源治理等重点环节逐案逐项分析把关,做到一案一策、逐案施策,闭环管理,确保办案质效“三个效果”有机统一。并坚持借力借智。落实好“府检”联动机制,坚持法治思维,运用法治方式,通过磋商、检察建议、提起诉讼等形式积极推动行政机关依法履职,与有关行政部门同向发力,解决难点问题,推动形成公益保护大格局。注重发挥行政机关特邀检察官助理的专业优势,推动专项监督更进一层。
枣强县检察院助力生态修复“增值放流”让“破坏者”变“守护者”
据了解,截至4月20日,全市检察机关共收集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案件线索116件,立案58件,其中大气环境保护领域10件,水环境保护领域16件,土壤环境保护领域16件,生态资源保护领域16件,磋商和制发诉前检察建议30件(大气环境保护领域4件,水环境保护领域12件,土壤环境保护领域11件,生态资源保护领域3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