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探索和实践中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重大成果,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鲜明特色。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在认识上不断深化,在战略上不断完善,在实践上不断丰富,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更加完整而现实地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实践已经充分证明,中国式现代化走得通、行得稳,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坚持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不仅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更加清晰、更加科学、更加可感可行的理论引领,也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指明了更加明确、更加精准、更加坚定的实践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这既是对中国式现代化内在本质的系统揭示,也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鲜明宣示。
中国共产党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决定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最鲜明的特征和最突出的优势,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的最高原则。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把人民至上贯穿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实践进程之中,坚持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正确方向,既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一条康庄大道,也塑造了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新图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牢牢把握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的重大原则。这既是从忧患意识和底线思维的角度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又是在历史自信和历史主动精神的高度上建构起来的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原则。
尤其需要看到的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必然会遇到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通过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要保持战略清醒,对各种风险挑战做到胸中有数;保持战略自信,增强斗争的底气;保持战略主动,增强斗争本领。
概括来看,坚持党的领导,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力量与根本保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正确方向与根本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遵循与根本立场;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引擎与根本动力;坚持发扬斗争精神,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品格与力量源泉。这五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是有机统一的整体。
(广阳区北旺镇人民政府 陈佳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