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意识指的是党员在社会工作实践等多种角色中最重要的政治角色的意识,是党员对党组织的认同感、从属感、责任感,也是党员对党的思想观念、工作观念、组织观念、纪律观念的综合体系,所以在新形势下应大力增强党员意识。
一是增强党员意识,要加强学习和教育。只有加强学习,才能使党员对党和党所领导的事业认识不断深化和提高,才能使每个党员能透过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和党的现实状况把握事情的本质主流和内在规律,从而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对党信心。但有些同志仍然存在党员意识淡薄,对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热情减退,对党的重大决策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因此只有加强学习和教育,才能使每位党员自觉增强党员意识,不断提高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真正把党的理论贯穿于党员的头脑中去,使之能指导其工作实践,把增强党员意识化为行动自觉。
二是增强党员意识,要加强管理和监督。党员意识的增强还要通过党组织的管理、监督来完成。作为党的组织,如果对党员的管理跟不上,个别党员很容易出现责任感弱化、奉献精神弱化、不思进取的现象,一旦党员意识出现淡化或者丧失,党员形象就大打折扣,其所在的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就会受到影响,就很难抵御敌对势力的进攻。因此增强党员意识,必须强化党员的管理和监督。
三是增强党员意识,要加强修养和实践。党员意识是一种主观内在的东西,但它又通过具体的言语和行动外化出来,或者说在实践行为中得到具体的物化。党员的修养是执政党获得政治威信的重要影响力,人民群众主要通过自己接触的党员形象来评判执政党的形象。党员形象的好坏,直接影响人民群众对其政治上的认同、信仰和取舍。因此党员只有加强了自身修养,才能在关键时刻体现出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怀。
总而言之,党员意识是党员对党的纲领与任务的认同,是在对自己所承担的责任与纪律的认同基础上形成的,是每个党员的必备的素质。
(供稿人:陈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