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基层组织是党执政的组织基础,绝不能允许党的基层组织出现“空穷弱散”的倾向。
对于党的基层组织而言,所谓“空”便是党的基层组织陷入空转状态,不能切实贯彻党中央的方针路线政策,不能及时对新发展党员讲清楚党的主义、党的宗旨。这会导致党的基层组织成为空架子,基层党员对党的主义、宗旨不能深刻认识,对党的方针路线政策不清楚不了解,在实际上偏离或脱离党的领导。显然这是我们党绝对不允许出现的情况。我们为什么不断强调党的基层组织要落实好“三会一课”等要求,为什么持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为什么不断强调党员干部要始终保持与党中央的高度一致,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从根源上杜绝党的基层组织出现“空”的倾向。
对党的基层组织而言,“穷”的问题总是相对的,确切的说这个问题就是一个基层党组织运转经费保障问题。对任何组织而言,缺经费都必然影响其发展。对这个问题,我们党也始终关注,一方面是上级组织安排专项经费对基层党组织进行保障,另一方面则是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鼓励乡村基层村集体组织发展经济,希望以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为基层党组织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
基层党组织的“弱”指的是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弱,确切的说就是基层党组织组织能力差,存在软弱涣散的问题。在全民从严治党和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以往部分村党组织软弱涣散的问题在事实上已经基本被解决。但是这不意味着基层党组织“弱”的问题倾向就不存在了,因此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必须长期关注,对相应的苗头问题抓早抓小,及时发现解决。
对我们的基层党组织而言,目前“散”的可以说并不存在。所谓“散”,主要指的是基层党组织散成一团,缺乏组织动员群众的能力。对于刚刚经历过疫情考验的我们而言,基层党组织目前是不存在“散”的问题的。但是这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忽略这方面的问题风险。
现在看来,对于基层党组织来说“空穷弱散”的说法好像是危言耸听。但是如果我们回顾党史和近代史我们便可以发现,在八十多年前,曾经一度执政的国民党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它的基层组织陷入了“空穷弱散”的状态,才使得它被人民和历史所抛弃,所谓前车之鉴,我们不能不吸取教训。
(供稿人:贾孟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