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联匾额是我国独有的一种文化艺术形式,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独特载体,集诗文、书法、建筑、文化于一体,以浓缩的形式、凝练的语言、丰富的义理、隽永的情感,对古建筑有画龙点睛的意义。
山海关建于明洪武14年(公元1381年),由明中山王徐达在此建关设卫。由于处在中原农耕文化和东北游牧文化的枢纽位置,山海关及其建筑在明朝为防止东北女真族的崛起和元朝残余势力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据了解,这里的总兵就有23
从西门也就是迎恩门进来,就是古城的西大街。过了清朝皇帝曾经驻跸的承恩驿站,抬头一看,一座凝重粗犷,高大的石牌坊映入眼帘。牌坊古名绰楔,宋代以后演变成瑰丽楼顶的屋宇式牌楼。来到石牌坊的华表柱下驻足,我们看到的是牌坊右侧石柱雕刻着“豹帐谈兵千里金汤横雉堞”。
“豹帐谈兵”起句首先从军营帐篷肃穆威严的气氛说起,豹,象征力量、坚强和毅力,一个“豹”字尽显军营的威严,当然也包括将士的勇猛。然后作者将视线延伸到长城内外的疆土、城墙和将士们把祖国山河守卫的固若金汤的连绵意境。这句话带有极强的画面感。用现代摄影的基本手法,就是由近景开始到全景最后摇移到无限远,把边城要塞的景致介绍的完整浑厚。这句话的大致意思为:在守卫森严的军营里,将士们军纪严整,盔明甲亮,将领们运筹帷幄,根据实际情况谋略布局,时刻准备着保卫国家疆土的安全。
牌坊的左联是“虎符传令八方车骑擁高壇。”下联是上联内容的递进。“虎符”是皇帝调兵遣将用的兵符,持符者能获得调兵遣将权。这句重点描绘烽火连天的岁月里,军令传达迅速,各方将士“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状态。据说明朝二百多年的江山里曾经发生过“土木堡之变”“庚戌之变”“己巳之变”等三次外族攻打到北京附近的战争。所以从边疆重地山海关描写战争时的临战状态,更显贴切适宜。试想,高高的点将台,将士领命奔赴战场的场面是何等的肃穆壮观。这幅豹联主要表现的是古榆关,也就是山海关雄踞蓟辽咽喉之地的重要保障性和守备森严及备战时的宏大场面。
横批是“节制四镇”。长城有九镇,辽东镇、蓟州镇、宣府镇、大同镇、太原镇、延绥镇、宁夏镇、固原镇、甘肃镇。“节制四镇”是指辽东、蓟州、宣府、大同四镇。这四个字简单明了的说明山海关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和军事管理的必要性。
走过牌坊回头再看石牌坊东侧的楹联,右联是“旌旆飐风向国报恩心胜铁”,大意是风吹动着旌旗飘荡,将士们保家卫国的意志无比坚强。这句用旌旗的动,来表现将士们内心充满保家卫国的决心。
左联是“关山倚剑辞天作镇气凌云”,这句表现的是守土将士的意志和心情。明王朝有“天子守国门”之说,明朝初定时,北疆地区仍有元朝残余势力的不断袭扰,而山海关以外的地区也是以少数民族聚集为主,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时有碰撞,朱棣登基后把都城从南京迁到北京,以示对北部国防的重视,二是利于明朝皇帝的御驾亲征。据说,朱棣曾经五次御驾亲征,带兵前往蒙古部落。所以才有明朝“天子守国门”的说法,这也足以证明山海关的军事位置的重要性。
资料上说,明朝中期在山海关设立兵部分司署,是明兵部衙门在地方的唯一分设机构,分司的长官直接听命于兵部,这种规格的机构设置,可见山海关独特的军事价值和政治价值。所以有这样豪气冲天的楹联也在情理之中。
来 源:山海关旅游文化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