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在位于晋州市总十庄镇东钓鱼台红薯育秧基地的一处温棚里,薯农正驾驶农用机械设施翻整土地,及早开始准备培育红薯苗。“经过后期管护,红薯苗就可以移栽到大田里,一亩地可培育红薯苗近49万株。”该村红薯种植大户贾瑞峰说。
种植一方红薯,发展一个产业,链接一批农民,富裕一方百姓。据了解,东钓鱼台村有红薯种植的历史,并延续至今,几乎家家户户都从事着与红薯有关的产业。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近年来,随着红薯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东钓鱼台村抢抓发展机遇,根据市场导向,积极引导农户调整种植结构,引进先进种植技术,尝试选育多个网红品种,依托电商平台打开销路。同时,为进一步拉长产业链条,东钓鱼台村还在粉条加工上大做文章,以红薯作为原料,依托传统手工技艺,推进粉条、粉皮深加工。目前,东钓鱼台村已形成集红薯育苗、种植、储存、精深加工及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红薯产业。
总十庄镇助力该村成功搭建东钓鱼台“产业链+展销”农产品对外展销窗口,融合电商新媒体,扩大宣传影响力,畅通本地特色农产品流通渠道,吸引项目企业,为产业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红薯地里话发展,乡村振兴迎新篇。总十庄镇将立足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持续扶持东钓鱼台村,发挥示范带动效应,加快产业链延伸。通过引进项目企业、完善产销对接、改良种植技术、延伸产业链条等方式把红薯价值最大化,唱响红薯经济,实现农民持续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