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保定市第二医院肝胆外科的大厅,矗立着一排玻璃展柜。这里有各种各样的“石头”在柜里陈列着,它们都是从患者体内取出来的“战利品”,这些战利品是在患者体内,经过长年累月不断生长,打磨形成了形态各异、大小不同、多少不等的“结石”。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藏石阁”。
在灯光的映射下,展柜里的结石标本犹如件件艺术品,吸引着人们的目光。走上前去,只见展柜里的400例有代表性的结石标本都装在瓶子里,颜色各异,形态大小不一。有的呈红色,有的是黄色,有的是咖啡色,还有的是黑色。灯光下,有的结石闪烁着光芒,有的则色泽黯淡;有的结石表面很光滑,如同河里的鹅卵石,有的表面坑坑洼洼,很像燃烧后的焦炭;在这些结石中,较大的结石大过鸽子蛋,小的则只有芝麻粒般大小。在展出的每一例结石前,都贴着一张小纸片,这是这些结石的“身份证”,记录着每个石头的故事。
保定市第二医院肝胆外科是保定市最早成立的以内镜微创为特色的科室。2008年,该科在省内率先开展内镜微创保留胆囊治疗胆囊结石、胆囊息肉的保胆技术,开创胆囊结石和胆囊息肉治疗新的境界,为目前国内外治疗胆囊结石、胆囊息肉最为领先的方法。凭借这项技术,2009年经国家卫生部内镜专业技术考评委员会的现场验收,保定市第二医院被定为国家卫生部内镜专业技术肝胆外科培训基地。自基地建立以来挽救无数高龄、危重的肝胆疾病患者,最高年龄98岁,最小不到1岁,多项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手术填补了省、市空白,多项技术荣获国际奖项。并以“提高内镜诊治技术,提供微创特色服务”为根本,培训、验收了大批内镜医师的资质。
十多年来,保定市第二医院肝胆外科一步一个脚印,在持续学习与实践中,积攒了大量经验,在各个领域获得了社会认可。相继与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共建董家鸿院士共建站、建立河北省首个全国“肝胆外科ERAS标准病房”、推出护理个案管理师等,为患者提供更加专业的诊疗服务。(芦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