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除夕,一部讲述一名普通退伍老兵圆梦春晚故事的微电影《我和我的春晚》登上2023央视春晚。只因班长一句调侃“电视里面吹去呗”,故事主人公张建国历经40年的追梦,终于拿着伴随他小半辈子的小号来到了央视春晚直播现场,如愿在春晚上吹响了“开饭号”。
故事主人公张建国在春晚现场吹响“开饭号”
张建国的故事暖心而又励志,人会因坚持而成功,因梦想而闪耀。新的一年,无数个平凡岗位上的“张建国”正奔向梦想的启程。在大城县,有一位“张建国”式的普通人,多年来在努力追寻自己的梦想。他就是退役老兵润泽琦。
润泽琦捐赠《中国工农红军军用号谱》抄录本
1月26日,润泽琦身着迷彩装来到位于留各庄镇的华美·红色文献收藏馆,将一本亲笔抄录的《中国工农红军军用号谱》捐赠给该馆。润泽琦介绍说,这本军用号谱原件的主人是井冈山时期朱总司令身边的司号员罗广茂,是他冒着生命危险保存下来的,上面还染着他的鲜血,1974年他把号谱原件捐赠给福建宁化县革命纪念馆,宁化是中央红军长征的4个出发地之一。希望这本抄录的号谱能在华美·红色文献收藏馆展出来,让更多的人了解军号和号谱知识。
《中国工农红军军用号谱》封面和内页部分内容 (图片由润泽琦提供)
润泽琦抄录的《中国工农红军军用号谱》
润泽琦今年69岁,1974年参军入伍,历任司号员、司号教练,培养了一批批优秀司号员,荣立三等功,1989年退役后仍坚持吹军号,每天与军号为伍,视为一生的追求和爱好。
近年来,润泽琦一直有一个心愿,就是举办司号员培训班,将红色基因传承。润泽琦说,我们军队早在建军时就建立了司号制度,在战争年代发挥了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后又继续完善。上世纪八十年代后,部分军营不再使用军号了。从2019年“八一”建军节,全军又开始实行新的司号制度。但是从各方面了解,目前真正会吹军号的人不多了,所以他想通过办培训班的形式,教会更多人吹军号,让想当兵的人走进军营前就拥有一技之长,也为军队司号事业做一点贡献。
润泽琦父子一起练习吹军号
春节期间,润泽琦的二儿子润双杰每天和父亲学习吹军号,并通过视频平台分享学习心得,挑战一个月学会吹军号。“其实学吹号不太难,只要认真学,下功夫,一个月肯定能学会。我现在学会吹号,一方面是传承,另一方面是为了帮助我爸爸完成心愿,将来办培训班时助他一臂之力”。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近年来,润泽琦为了实现心中夙愿四处奔走几近痴迷。“我是退伍军人,再难的路也怕,一吹起军号我就热血沸腾,我一定把培训班办成、办好,也希望有关部门能支持一把,尽快实现我的梦想!”润泽琦说。
圆梦的舞台,赋予每一个踏实肯干、初心不忘的追梦人。
微电影里张建国的故事,是千千万万个普通人追梦的缩影。
老兵润泽琦,和张建国极其相似,无论是花甲还是古稀,他吹号时的身姿都是一样挺拔,如他的军号,历经沧桑,依然闪亮。致敬每一位吹响希望号角的“张建国”!
来源 ▏大城县融媒体中心
记者 ▏邓建民
编辑 ▏刘宁 刘贺英 王小东
审核 ▏张俊英 贾伟